班里有一个孩子,已经三天没有来上学。
从开学到现在我已经找他私下沟通了2次(每次30分钟左右),家访1次,在学校与妈妈和孩子沟通一次。
事件的起因是:周二晚上孩子爸爸回家,要没收孩子手机,孩子抗议,父母不给。周三上午赖床,不上学,下午把门反锁,不让爸妈进去。
在与爸爸和妈妈的电话以及微信的沟通中,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无力(他们觉得自己拿孩子没有办法),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信任。与父亲沟通的过程中,我从淡定到激动,我的观点是,没有一个孩子是教不好的,问题就是方法。然而实际情况也远比我能看到的要复杂,我能做的真的有限。
此时此刻的我犹豫是否要去孩子家?
同理心或者也称为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弱的原因是:孩子在小的时候情绪没有得到父母或者其他亲密的人的回应;或者因为创伤性事件和错误教育,导致安全感缺乏,筑起一堵无形的墙,隔断了感受他人的能力。
无法感受他人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生的悲惨失败。反之,从很多的罪犯身上是看不到同理心的。
要恢复这种能力,可以学习和治疗疗愈自己的创伤,提升安全感,拆开不必要的墙,敞开自己,唤醒慈悲之心。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