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爱钧发布时间: 2024-05-10 19:16:50 浏览:2 次 发布地: 苏州市 天气: 晴

        今天早上难得早起,去渔洋山爬山,关于渔洋山的记忆还是很久以前,其位于湖岸线的转弯处,形似鳌首,三面临湖,藏风聚气,有“太湖最佳视角”的美称,是苏州著名的“风水宝地”。历代名人登临,留下不少诗词歌赋和水墨丹青。“渔洋阁”内有唐宋以降,包括明清诸朝,尤其是本邑沈周及“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佳作展板采集一二。这里重点推荐漆雕画《沈周.洞庭两山图》和已故灵岩山寺本寺“三长老”之一贯彻长老手书之超大瓷板画《渔洋诗韵》。 渔洋山植被葱郁,登阁远眺,湖光山色冠领吴中。主峰海拔171米,略微低于我们灵岩山。渔洋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首先是防风氏部落首领汪芒的墓葬位于渔洋山。而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曾经路过这片土地,和我们常熟的“舜过井”一样无从考证。《吴地广记》有记载的是这里有阖闾王时期的“南宫”遗址,并有孙武的练兵场、美女坟、二妃庙等古迹。尤其是郑旦墓,她与西施同被选为进献吴国的八美人中的一个,郑旦精通舞技,容貌堪比西施,与西施有“浣纱双姝”之称。 渔洋山因伍子胥“赠山报恩”的故事而得名,伍子胥弃楚奔吴,曾得到一位老渔翁相救,后他找到老渔翁的后人,将他们妥善安置,并将该地取名为“渔洋山”,敬语老渔翁的救命之恩如“浩荡海洋”。渔洋山本身状如鳌首伸入烟波浩渺的太湖之中,景区标志性建筑物“渔洋阁”整体建筑外形也类似龙鳌背着宝塔的形状,取意“独占鳌头”。其底楼也采用大块辽宁岫岩玉雕成大鳌昂首;另外还有一尊“金玉踏鳌观音”供游客祈福文昌,只是摆放转经轮有些不符合汉传法度,让人木讷不已。 此行本来目的大半为采撷一些新鲜小竹笋笃肉,然笋有苦甜之分,更无精通此道的海涛贤弟前往,虽在步道转角处采得二十余根,但已翌初夏,吾心怠之,总也不甚了了。下山误入太美逸都酒店深处,幸得酒店善仕代位开门,方才不绕多路。酒店依山傍水的建筑布局和移步一景的精妙之处颇为匠心,沿路花草树木都全部标识,大有日后一住的些许愿望。中午网红馄饨店就餐,食客攘攘,以上文字,且作今日日记。#苏州 #渔洋山 #江南四大才子 #沈周 #倪瓒 #唐伯虎 #文征明 #祝枝山 #徐祯卿 #我在soul碎碎念 #为生活努力奋斗 #独一无二的普通人 #独一无二的灵魂 #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