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喝茶聊天中讨论“阴谋论”故有所思
阴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欺骗,它通常意味着深谋远虑且设计周密的欺骗,也称为“骗局”。鉴于这一特征,阴谋要求保密。如果参与一项阴谋的人数太多,阴谋有没有可能成功呢?有可能,但必须有军事组织那样的纪律。庞大的群体如同一个人那样活动——饮食起居言谈举止,长期而言,代价太高以致几乎不可能。所以骗局多发生在资金密集、人员较少的行业如“金融”并通过改造人,而使其有成功的条件。即使这样也有很大局限性。
动物有个性和群性,不同于植物,动物个体的个性占据主导位置,否则就不成其为“动”物。
所以,有一句名言:“你可能在一切时刻欺骗一些人,你也可能在一些时刻欺骗一切人,但你不可能在一切时刻欺骗一切人”
阴谋论者大多不懂科学或统计学原理,所以才相信有人在诸如货币和外交这类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上,居然可以在一切时刻欺骗一切人。
阴谋论目前我国流行“美国阴谋”类似“天降组”有“精英计划”这个很正常的因为要减少交易成本。但要说全是坏人那不真实。广场协议签署前,先签署的军事协议即日本可以搭便车借用美军开拓的海外市场,所以根本没有“失去的三十年”也由此美日成为紧密的战略同盟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形成了世界上三大泡沫之二“美元、日债”其实美元就是日债、日债即是美元(可以讨论)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流行“英国阴谋”。
如果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20年代至30年代流行过“苏联阴谋”,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流行过“日本阴谋”。
关于阴谋论的资料显示,朝鲜和越南,在某些历史时期,都流行过关于强国如何操纵弱国内政的阴谋论。但有没有操作呢,细微操作还是有的比如经济危机爆发然后踩一脚。那也是市场运作机制的关系。利益最大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因为报界推测多年的日本与袁世凯之间的“密约”因凡尔赛和约而披露。虽然,这一事件充分表明阴谋不可持续,但是它被相信阴谋论的人当做阴谋普遍存在的一项证据。
为什么阴谋论大行其道,主要是它足够简单令人了解到情况,也能够不用丰富的经验去理解其中过程,既可以让人觉得看懂了,也可以让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通过检索“阴谋论”文献查阅,如果哪一民族喜欢用阴谋,那其都有自己的特征—称为“民族性”,那么世界上有两个特别喜欢阴谋的民族—盎撒人和日本人。因为都是单一民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