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人节,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是指两个,一个是元宵节,这一天出去赏灯,单身男女借此机会相识或约会,其实就是找个理由相亲,流程上都是清清白白一场爱情的前奏,属于话聊阶段,牵手都没有,两人远远对视,若是心里如小鹿乱撞,那就是看上眼了,回去得让家长提亲了。 另一个指的是农历七月初七,叫七夕节,是纪念牛郎织女的,因为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比较感人,有正面意义,给予纪念,是符合中国人的爱情价值观的。 欧美的情人节是2月14号,后来传入中国,由于强大的舆论攻势,在中国日历的标注上,已经见不到中国情人节了,会很显眼的在日历上写着,2月14号情人节。这种节日,目前在中国主要是商家卖东西的噱头,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个副产物,就是它们的动物性发情,而且还不是和自己的老婆,社会上居然有这样的说法,和自己老婆过情人节的男人是失败的。 它们的情人节其实是瞎编的,近现代的事情,为什么要编呢,传教士从明朝运回去大量的书籍,看到中国的历史记载是编年体,他们也按照时间节点,对应着编,比如你有古代三贤,我也得有古代三贤,只是我们的古代圣贤太多,他们编不了那么多,于是把姜子牙、孔孟、老庄等等全都塞到亚里士多德身上,他们的书籍不是古代的传承,也不是从哪里出土的,全是明末的时候补录的,就是把过去两三千的事情虚构成历史,按在虚构的人物身上。 那么中国有节日,他们也要有节日,以前欧洲的历法不准确,比起我们的阴历误差三五天,比如洋冬至节,他们又叫圣诞节,说耶稣出生了。有一句唱词是这样的,“冬至过了那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按道理编的时间应该同步才是,由于历法的差异,导致相应对着编的节日,都比我们晚。比如它们看到了我们元宵节,又称之为情人节,于是也造了一个情人节,和元宵节有时间差,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差。 它们把它的情人节设定在古罗马时期,反正古罗马已经灭亡了,这样就可以随便编了,死无对证。其实它这个情人节和爱情都没有多大关系,还有古罗马的牧神节也是情人节,当天的节日活动,就是男人在城里迟身奔跑,用鞭子抽打沿途遇到的女性——据说这样能提高她们的SZ能力。 在它们情人节这天,女性要“自愿”接受男性的鞭打,传闻这样可减轻女性分娩时的痛苦,从而帮助她们生育。随后,这些女性被迫通过“抽奖”的方式与求婚者配对,然后在整个节日期间她们要与剩下的人发生关系。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写的,并非我的杜撰。 2月14号,后来变成“以爱之名”的情人节,也是商家搞出来的,1868年,英国吉百利公司首次推出情人节心形巧克力。1913年,贺曼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情人节贺卡。2月14日才被全世界的人重视起来,其实就是为了卖东西,但是他同时带来了一个不好的一面,那就是乱搞。 它们的情人节除了商业活动之外,又异化成偷情节了,关键是他们不是两人偷偷摸摸地偷,而是搞集体派对,但凡你看过欧美满天星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们的派对就是乱搞,乱到什么程度,有一部片子拍了4部,叫禁忌,看过的都知道。这玩意,一开始他们也觉得内心愧疚和不安,结果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居然美化了这些事。你还不如删掉情节呢,没有情节,只是对荷尔蒙产生冲击,有了故事情节之后,你把人的价值观带坏了啊! 它们的情人节就是男女混在一起,繁衍人口,为啥欧洲人口始终上不去,就是没有学中国搞稳定的家庭关系,以及禁止同姓的男女结婚,我们的对生育的科学比西方先进3万年,有人疑惑了,你五千年历史,咋比他先进3万年呢,剩下的2万五千年在哪里? 剩下的2万5千年指的是从2025年之后的2万多年,仍然比他们先进,因为西方现在又返祖了,不要家庭组织了,又开始乱搞了,生了太多的低能儿,为啥出现这种局面,没有稳定的家庭组织,没有稳定的老婆,个个都以情人为荣,最后的下一代搞不清楚谁和谁有血缘关系,下一代一不小心,就批量产生欧洲王室的那种血友病,皇家血友病就是近亲繁殖造成的。 欧美文化传统,是对拥有情人毫不避讳,因此即使古罗马时代就有一夫一妻制,但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西方年轻人终于看透了,干脆和无数个人同居,但是坚决不结婚了,普遍出现了这样一群西方孩子,有妈生没爹养的! 它们情人节的入侵,部分中国人也被带坏了,结果情人节变成了“二奶节”、“姘头节”、以及“捉奸节”,幸好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点约束力,暂时还没发生脱光了公然派对的情况出现。我认为过情人节可以, 但是要拨乱反正,加以文明的改造,把它们动物的节日改造成真正的人类过的节日!
评论:
荒唐词阙: 中国的情人节还有上巳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