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谛十二因缘中,有过这样的讲述:
苦、集、灭、道四者为四谛。
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取苦为乐。
自寻烦恼,以采集苦因而成苦果,误以为乐,是集谛。
归纳其类,分为八苦,是苦谛。
如去苦因和苦果,达到离苦得乐,是灭谛。
要以求证道果,升华人生而得达究竟的法门,是道谛。
何为相的究竟?
就是由十二因缘的轮回业力里,自发心而起,经历诸般人间事,经历一切世间法,集结众苦,最终理解何为空。
每一个过程里,都集合着你对他人的感知与判断。
往大了说:
触是人与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对接时的感知。
受是经由与外界接触后自己所感知的苦乐心境。
爱是厌苦喜乐而生欲念和妄念的心理活动。
取是因妄念太重而生起的取心。
有是由于这些因为而造下的新的因和新的果。
往小了说:
就是你遇到一人,看到他的眼神,听到他的话语,感受他的行为,然后你因此产生情愫。
这一切或好或坏,然后你念随心动,境随心转。
结果也有好有坏,于是你或放弃或执着。
而这一切,都是在【无明】中打转。
无明,是心对真理和识相的无知与迷惑。
这里面,就有众人皆知的无常概念,但也总有误解。
无常分为三层:
【诸行无常】你所执着的那个人,其实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着,昨日之他已非今日之他。
这就是刹那灭,执着是在追逐已灭的影像。
【诸法无我】你所执着的那个人,其实都无实存自性,关系所谓的实体,实际上并不实。
无非都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及因缘和合的短暂结合。
【涅槃寂静】你的所有执着,都需要穿越如此无常的非实相,才能看透这种无明之心。
也就是:
放下对关系实存性的执着,才能穿越苦达到寂静的空,这并非是否定缘起,而是看到了它非实有的本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