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还不谈恋爱?”这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说实在的,这些年我见过不少人谈恋爱,也用心去接触过几个人,现在对找对象这事,反倒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现在好多人的恋爱,好像都是从“刷到你”开始的。在互联网上你随手发的动态,随便##点个关注就要微信,聊两天就约着去见面吃饭喝咖啡,连你爱吃甜还是咸都不知道,就捧着美团上订的塑料包装玫瑰花说“喜欢你”。你问他喜欢啥?他支支吾吾半天:“就觉得你长得好看啊。”这种话听着甜,可甜得发腻,就像加了十勺糖的奶茶,喝多了嗓子疼。我烦透了这种带着目的的接近,好像每个人都在赶时间,没人愿意停下来看看对方心里装着什么。 朋友说我太“轴”,现在谁还花几个月了解一个人?可我试过那种“快餐恋爱”:认识两周就在一起,一个月后发现他根本不知道我讨厌他抽烟,在我毫无准备的时候展现他对我喜欢,两个月因为一句“你怎么这么麻烦”分手。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喜欢是愿意花时间“看见”对方——看见你朋友圈里藏着的小情绪,看见你手机相册里存着的童年照片,看见你嘴上说“随便”其实心里早有偏爱。这样的感情,不是“刚好你单身我想谈”,而是“我想了解你,也想让你了解我。” 有人说我眼光太高,可我只是不想将就。我记得外婆和外公结婚五十年,现在还会牵着手在小区散步,外公记得外婆每一颗假牙的位置,外婆知道外公喝茶要泡三遍才够味。他们的爱情里没有鲜花和情话,却在日复一日的烟火气里,把“喜欢”熬成了“离不开”。这样的感情,需要两个人都愿意放慢脚步,等对方跟上自己的节奏。# 现在的我,宁愿一个人去运动、去公园拍晚霞,也不想随便找个人凑数。我知道自己有点敏感、有点粘人,可我相信总会有这么一个人:他不着急确定关系,愿意陪我从“今天吃什么”聊到“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不会用套路哄我,却记得我所有的小习惯;他或许不完美,但会用实实在在的关心告诉我:“别急,我在慢慢靠近你。” 所以下次有人再问我为啥不谈恋爱,我会说,我在等一个人,一个愿意和我慢慢吃饭、慢慢聊天、慢慢相爱的人。这世界太快了,可我想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就像熬一锅好粥,得等米香飘出来,才能知道这味道对不对。


评论:
去码头搞点薯条: 就像我第一条瞬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