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四五年前在高中自习课写的小文,也是为什么我会这么喜欢狗狗的原因。现在再看,虽然文笔有些幼稚,但还是想哭,555,唯一的一张狗的照片我都找不到了,真的只存在于记忆中了。#写的小文
童年一角:狗狗篇
从小到大,最戳我泪点的,一直是以动物为题材的小说、电影……现在超级喜欢猫猫狗狗以及它们也亲近我,想来就是那条陪了我九年的狗的缘故,它是陪我最久的朋友!
大概五岁时,三叔家的狗诞下一窝狗仔。于是‘狗’便来了。好遗憾的是‘狗’到现在都没有过名字,乡下的看门狗很少有名字,那时我们都直叫它‘狗’,仿佛‘狗’只是它的专有名词一般,然后‘狗’便扬起充满灵性的脸,冲向你。
狗刚来时呆在一个纸箱里,幼小的它还不能跃出箱壁。“送给我了吗?”得到三叔肯定的答复后,我兴奋的把它抱出来让它自由活动,可它毛茸茸胖嘟嘟得身子却只是蹭我裤腿,我把几个肉饺子在妈妈不舍的呼声中俯身夹给它。那便是最初的画面了。
宠物般的待遇狗只享受了很短时间,长大后狗便被一条冰冷的铁链栓住,看门狗的使命,或者说宿命就只能是一辈子呆在永远也不会改变的院子里吗?“好像是的”我悲哀的想。没有主人的抚爱,没有每天的散步,没有可口的狗粮,只有冷馒头和剩菜汤泡在一起的‘看门狗标准餐’。狗最爱吃的也是我最爱吃的炸鸡叉,我吧唧吧唧的啃着肉,狗趴在一旁嘎嘣嘎嘣的啃骨头。
狗在年轻的时候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跟现在的我一样),有一次,狗成功的挣脱了铁链,风一般窜出去了,一直没回来,幼小的我不接受这个现实,认为狗只是没找到回家的路,“狗会回来的”,我在心里哭泣。
三个月后的一天,父亲载我回家,路上,我福灵心至一般,猛一抬头,也难为我尚未近视的眼睛,我看到远处垃圾场上一只黄点在动,像是在翻找什么似的。自然,那便是狗,我家的狗!我跟爸爸走近去确认,狗已经瘦的不成样子了,皮毛也变得黯淡,狗也发现了我们,嘴里呜咽一声,向我们奔过来,就像在学校受了委屈的孩子噙着泪水,放学后奔向父母一样,总之。狗又回家了!
打那之后,狗便再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外出欲望。更加的淡然起来,我甚至可以想象出狗在外头遭遇了什么,狗的一次探索,让它对这个世界灰了心,浇灭了满腔热情,我不禁为狗感到悲哀,一生都局现在一个小院子里,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却被这个它憧憬的世界伤透了心,以至于它把‘外面’与‘苦难’化为了近义词,再也体会不到世界的美好…
或许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便是失去了对美好事物探知的动力,或是曲解了美好本身,变得麻木不仁,囿于一方小窝,不想再出发,真是……唉!
动笔写了之后,才发现我对狗的记忆没有以为的那么深刻,就如同‘君子之交’般,狗的一切在我的回忆里都是淡的,就仿佛一个下午,我望着狗,狗也端详着我,阳光打在彼此身上,一会儿后我便收回视线,好奇的钻研院子里其他新鲜事去了。狗却只是望着我,它的世界只剩下链子圈出的一米半径的圆,以及它的主人。于是,一个平淡的下午又悠去了。
永远也不会背叛你的是狗,最好的倾听者也是狗,一听到你呼喊它的声音,它满眼只剩下了你,找向你的身影。
后来,我搬到楼上去了,专属于平房的看门狗的使命便完成了,我以前曾想,要是狗老去或是病去,我该多伤心啊,但是我看不到那天了!狗的‘世界’羞愧的逃离了它,在它不解的、充满等待的眼光里遁逃。
听说,狗后来被送给后街的老奶奶了,再后来就无从得知了。我不敢去想,垂垂老矣的狗到生命终点,都在想它主人的声音、模样、与主人共同经历的一切,都在等候着主人再回来亲昵的叫一声它,最后,它缓缓地趴在阳光下,永远睡去了…它最后会想什么?它最后还能想什么!?
自私的我写完这些后,脑子里淡去的狗吠声,再一次活现起来,就这样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扑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我找到它,也是它找到我后的第一声呜咽。
“我想你了。”
#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