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有趣的灵魂就是我发布时间: 2024-12-17 14:10:49 浏览:0 次 发布地: 兰州市 天气: 晴

        #城市打卡 《佛理中的自律与欲望》 今天看到一条点赞接近40万的一段话,是罗素说的:“人的放纵是本能,自律才是修行。短时间能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一定能够让你感到痛苦,反之,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最终都能让你功成名就。请记住低级的欲望放纵即可获得,而高级的欲望克制才能够得到。” 今天从佛理的角度,讲讲自律与欲望。罗素的这句语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自省。从佛理的角度来看,人的放纵与自律,欲望与克制,正是修行路上的两大主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而自律,就是去除妄想执着,回归清净本性的过程。 在佛教中,自律被视为修行的基础。正如罗素所言,人的放纵是本能,而自律则是修行。佛教中的“八正道”即是修行的指南,其中“正念”和“正定”都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自律不是压抑人性,而是引导我们的行为符合正道,从而净化心灵,达到解脱。 佛教认为,世间的快乐是暂时的,是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因此是无常的,最终会带来痛苦。这与罗素的观点相呼应,即短时间能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一定能够让你感到痛苦。相反,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物,如自律、精进,最终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是更深层次的快乐。 佛教中提到“五欲”一财、色、名、食、睡,这些都是低级的欲望,容易让人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而高级的欲望,如对智慧、慈悲、解脱的追求,则需要克制和精进。罗素所说的“低级的欲望放纵即可获得,而高级的欲望克制才能够得到”,正与佛教的教义相契合。通过克制低级欲望,我们能够逐步实现高级欲望,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诱惑和挑战。佛教教导我们,通过修行和自律,我们可以从放纵的欲望中解脱出来,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层面的提升,也是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当我们学会克制,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实现自我成长和超越。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启示我们,正如梅花在严寒中绽放,人也需要在逆境中修炼自律,才能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快乐和满足。 罗素的话语与佛理相映成趣,都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和欲望的克制。通过自律,我们可以超越低级欲望,实现高级欲望,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生活的旅途中,学会自律,克制欲望,最终实现自我超越,达到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