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宗法制家族伦理以父子的纵向关系为主轴对女性的规范通过为“妇”而非为“母”来表达,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媳妇,其次是妻子,最后才是母亲。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丈夫缺位时,母亲成为“寡母”时,才占据父亲的位置行使权力,成为“父权母亲” ,表现出“寡”和“教”的特质, “贤母”与“节妇”日趋合流。 晚清改良主义者以弱化虚化“父权母亲”的节妇形象,将“母教”的对象和内容从孝子忠臣置换为国民并加以强调,使教育子女成为现代母职的主要内 20世纪初,现代科学知识的长足进步使得被视为 区别于成人而存在的“儿童”诞生,进而通过报刊书籍推动母职观念更新, “事必躬亲”成为对现代母亲最重要的规训。同时,在个人主义主导的“家庭革命”的隐蔽推动下,媳妇、妻子和母亲三种角色的责任共同压在了“主妇母亲”身上,知识与情感合二为一 “爱”与“苦”形成完整闭合的话语链条。 新母亲与新女性是不可兼得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