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哪个天才(tianshade)发明了520,你倒是告诉我这是个什么节啊?[笑哭]
昨天没有晚自习,我花了一晚上,把半个月都顾不上收拾的家收拾了一遍,收纳墩地洗衣服,累的腰酸背痛腿抽筋。满指望豆妈回来给我一个大大的赞,结果人家一进门就黑了脸,先是批评衣服没有分开洗,然后指责厨房墩得不干净,接着找到了大罪证,忘了给人家洗鞋了[傻笑]……最后质问我:今天什么节?
对呀,我知道今天5月20号,可是这算什么节?情人节?爱人节?恋人节?夫妻节?……也没人下过定义呀。520谐音我爱你,这到底是哪个地方的语言?作为语文老师,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谐音的前提是读音相同或者相似,容易让人听混。可是5和我,一个是wu一个是wo,虽然不同,多多少少还是相似的,更何况我在古汉语是吾,虽然和爱人说吾爱汝感觉怪怪的,但好歹说的过去。2和爱,一个是er一个是ai,看起来差别挺大,但很多地方的方言里竟然是同音字,《红楼梦》里史湘云叫宝玉二哥哥叫成爱哥哥,惹得姐姐妹妹们一阵嘲笑,时不时模仿两句来调侃,当然了,现代社会为了节日,就不怕被嘲笑了,既然不怕被嘲笑,那就能说的过去。可是0和你,这读音差别有点太大了吧!我一直以为,把520作为节日肯定是商家推动的,那这个商家肯定口音比较重,在他的方言里0和你是同音的。北方官话区是不同音的,我在晋语区,也没听说0和你同音,所以,这个人大概率是南方的,尤其是广东港台一带。于是我满怀信心查了一下资料,结果大跌眼镜。粤语里零还是ling,你读作nei;客家话零读作liang,你读作ngi;闽南语零读作khong,你读作li……广东人表示不背这锅,胡建人也表示不背锅,包邮区更不背锅,那这0和你怎么就谐音了?唯一的解释就是不需要解释,因为推动者和受益者都希望有这个节日,所以简单粗暴一点,我们认为0和你谐音,那它们就是谐音的!毕竟过节就好[尬笑]。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早几年520被称之为表白节。是年轻人利用这个谐音向爱的人表白,表白当然就得有所表示呀,买点花呀,巧克力呀,钻戒呀,金子呀……不就促进消费了?可能是商家发现了年轻人其实并不是消费的主力,毕竟年轻人积蓄还是不多。所以慢慢的表白节就向情人节靠拢了,毕竟女性才是消费的主力,必须扩大到让所有年龄段的女性都能过节。可是一年只过一两个情人节怎么能够?从2月14号到七月七,长达半年的空窗期不促进消费太可惜了,但是宣传的3月4月的那些什么白色情人节绿色情人节的,男人们并不买账,毕竟月月都过情人节男人们尤其是男人的钱包承受不住啊,韭菜割的也太明显。而520正好处于中间,谐音基本能说过去,寓意挺好,又完美弥补空窗期,还不至于让消费者觉得太密集。所以竟然就成了一个节日,至于叫什么节其实无所谓,毕竟女同胞们是要过节的,是要鲜花红包的,是要享受浪漫美好的。其实啊,现在在商家的宣传推动下,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成了情人节。之前还有人调侃,只有清明节不能当情人节过,可最近几年已经在宣传清明节的本义就是踏青春游,只是和寒食节祭祀挨得近,所以慢慢合并了,年轻人应该返璞归真回归清明本义,一起春游,一起春…[坏笑]。实际上,哪有什么情人节啊,情人情人顾名思义应该是有情人相互送礼物啊,可为什么只有男人送花送礼物送红包呢?[无聊]所以直接叫男人送礼节,岂不简洁明了?
不过牢骚归牢骚,话说回来,男人们为什么就心甘情愿送花送礼送红包呢?据我所知,绝大多数男人内心并不认同什么仪式感,也不在乎什么浪漫,更不喜欢过节。是什么驱动着男人接受一个个节日,鞍前马后陪伴,想方设法制造浪漫,不惜代价买东西发红包,千方百计想哄情人恋人爱人开心呢?[你猜]只能说男人有更深入的追求呀,女人开心了,男人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呀!至于是什么好处,懂得都懂[小害羞]。可是这种事如果要靠这打着浪漫外衣的物质行为来实现,也不知道是男人的悲哀,还是女人的悲哀。
我是一个理性的人,面对豆妈的质问和无理要求,我坚贞不屈。我不相信,不发红包就代表不爱,我不相信,浪漫能当饭吃,我不相信,实实在在的劳动不如几句甜言蜜语更能表达爱意,所以决不能助长这股不正之风[偷笑]。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刚强,那是因为我已经不…不对,因为我壁立千仞,所以则刚[墨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