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个作业,这是我读书日的收获的一部分,也在这里做一下记录和分享。按照惯例,4·23这天我会清理一部分躺在购物车里的书,但不会清完——毕竟实在太多了。
阅读对我而言,不是某种“回归”,而是一种日常的必要。就像水,像呼吸,像在高噪音世界里戴上的降噪耳机。不是因为有空,而是因为还想看得更远。
其实我意识到不是所有人愿意承认:我们以为理解了世界,其实只是在沿用最省力的那套说法。书能残酷地揭穿这些伪装,逼你承认无知,逼你意识到很多观点不过是包装精美的偷懒。
我日常的大段闲暇都会用来看书,倒不是因为看的快,而是看的久,也更因为它们其实本不讨好。它们不迎合我的短视、情绪、疲惫,也不急着让我“用得上”。它们像一道暗门,通往我尚未理解、甚至尚未准备好面对的部分。也像深夜里那通没人接听的电话,是你对世界的叩问,也可能永远没有回应。
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自以为知道。阅读这件小事一直在提醒我:世界比你看到的多,也可能性比你听说的广。
我会读政治哲学,因为舆论早被驯化成合唱团,算法精准推送我“该看”的世界;我会读性别理论,不是因为我站哪一边,而是因为这个社会早就替我选好立场;我还会读小说,因为现实太近了,我需要一个虚构的空间喘口气。
这种清理购物车的方式,不是冲动消费。更像是为自己留下出口的方式。本期购入一共十七本,但只能展示 九本,它们,都是我与世界谈判的筹码,也是我不被格式化的证据。









评论:
MY: 这么多书真没白读。目前遇到过为数不多文字表达力极强的输出者。多发,爱看[坏笑]
花花: 看书是了解世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书中自有黄金屋
青萍之末(70后): 昨日读书群在聊,逻辑~深度思考~教育。。。
泡读书群的好处,就是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