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者羽发布时间: 2023-04-13 22:32:50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我心归处是郭煌》 《我心归处是郭煌》是“敦煌女儿”樊锦诗的自传,正如封皮上的“此生认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这句话,这是一位将一生献给了敦煌、献给莫高窟的伟大长者,向她致敬! 说来很有意思,也许很多人知道樊院长是因为敦煌、是因为“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的加成,而我却是从彭金章先生开始。大概是在15-16年,伴随着以二里头为代表的考古新发现,《洛阳晚报》做了一期三代(夏商周)断代工程及专家介绍,提到了彭金章先生与樊锦诗“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三地呈辉,伉俪情深,一生不渝的朴素感人的故事。在感慨他们爱情故事的同时,也更为彭金章先生以半百之年龄放弃业界内成就(三代断代专家,武汉大学考古研究所主任)走向大漠重新开始莫高窟研究而感动,甚至还有一点惋惜!好在看完《我心归处是敦煌》,彭先生在莫高窟北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及研究报告被宿白先生认可,我想彭先生应该是没有遗憾的! 回到这本书,用樊锦诗的话说是没有敦煌也就没有现在的她。书中不仅介绍了一个上海出生、北大求学的娇弱女孩一个人进入大西北的成长经历,也讲述了三代莫高窟人(常书鸿、段文术、樊锦诗为代表)把敦煌从一颗蒙尘之珠、从一片西方文化强盗随意出入的淘金窟随着国家力量上升而变成了一带一路上最耀眼的名星、甚至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代表的无悔付出。历史上、政治上、身体上、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的种种苦难透过文字让自认为经受过生活磨难的我惊叹,也更为他们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的坚持而敬佩,因为坚持所以伟大! 为什么可以坚持?樊院长说“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在最痛苦的时候,她自问“我能退到哪里去呢”?她的答案是,退到任何现实中的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更为安全和可靠”。为此引入一个人生的终极问题: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樊院长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每当面临困境的时候,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心灵安顿的地方,如果找不到,可以不断的读读这本书,也可以反复读读曾经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那本书!#敦煌 #值得一看的书 #给souler安利一本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