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沐风吟梦发布时间: 2024-12-18 12:08:41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想(六) 为什么说曾国藩,李鸿章他们救国之路是比如失败的呢 在于他们的不彻底 那么为什么不彻底呢 一部分是他们个人的原因 更重要的一部分还是因为时代不容许彻底 首先恭亲王,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他们这五个时代的领袖 都是出身于旧社会 受的教育是旧教育 他们没有一个人能真实感受到外面的世界 他们能够毅然决然地推动新事业 说句心里话,我认为他们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他们虽然知道西洋的机械很厉害 也很尊重吸引的科学 并且都知道科学是机械的基础 但是,他们自身毫无科学机械的常识 以及对于最重要的部分 政治制度,立国精神等 在他们看来中国在这些已经是至善至美的 不需要学习西洋的 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建设事业 最大的障碍,就是旧的制度和旧的精神 就拿北洋海军的建设来说 首先李鸿章担起这个重任 是因为,这几个人当中 他最能对付外人, 又因为他比较勇于任事 并且他的淮军是全国最近代化最得力的军队 证明了李鸿章是有足够的能力的 国防的建设重任全在他的身上 他还同时看到,中国和日本的战场 决定的因素就是海军 这是非常有经略的看法 但是李鸿章办海军第一个困难就是经费 由于当时的财政制度, 中央政府并没有办海军的经费 只好靠各省协助 但是各省的成见都很深 不愿意一起合作 所以,他们一起希望尽力出少一些 答应了的拨款,不仅延期还要打折扣 其次皇室用钱又是毫无节制 并且公私不分,国家的钱就是自己的钱 于是导致了国防的军费严重不足 又因为没有新式的文官制度和审计制度 假设李鸿章极其廉洁极其严谨的情况下 没有良好的制度,贪污都无法杜绝 更何况,李鸿章本人就不廉洁呢 于是,外商与官吏狼狈为奸 合起伙来发私财 导致甲午战争的时候, 我们船上的炮虽然比别人大 但是炮弹是不够的 子弹装的也不尽是火药 这样的情况下,能打胜仗才像是奇迹呢 当然,还有其他导致失败的因素 李鸿章本人的科学知识很幼稚也是其中之一 在北洋海军成立初期,他请了英国海军有经验的军官做总教官和副司令 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那时候,中国海军纪律很严 操练很勤快 技术的进步也很快,是大有希望的 但是后面李鸿章误听人言 辞退了英国海军的军官 转而请了德国的陆军军官 一个海军的总教官 让陆军军官来当 有经验的不要 要一个没经验的 是呀 何其可笑呢 至此 中国海军的技术不进反退 并且李鸿章任命的海军总司令 是一个全不知海军的丁汝昌 他原来是李鸿章带的淮军里带马队的 马队和海军之间差异何其之大 怎么能如此相提并论呢 所以,丁汝昌做海军的总司令 只会误事,不能成事 甲午战争的失败 北洋海军的失败 并不是军器不如人 是我们的战略,战术不如人 根本上还是我们的制度不如人 不仅是北洋海军如此 其它的自强事业也是如此 自强运动注定不能成功 不是因为路线错了 是领袖人物,他们是旧时代的产物 但是倘若,他们更进一步地认知外面的世界 他们就能走向成功吗? 也不能 因为就算这样不彻底的革命 也有一大堆的人来反对他们 若他们想要更进一步 反对他们的人也会越多 就说修铁路, 当时的人一般相信 这会坏了风水 极力阻拦,分水大事呀, 坏了我们就不能生活呀 想要办科学班,要请外国人当老师时 一群士大夫上来反对说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现在你们不学礼仪,而要学技艺 从来没听过多少人因学技艺而有所成就的 还要拜夷蛮之人为师 可笑可笑,我们泱泱大国 人才济济,竟要学夷蛮之人 那个时代,容不下觉醒之人 世人皆醉我独醒 是对那些有时代责任感的人一种惩罚呀 就像郭嵩焘先生 在他和外国人接触,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之后 他彻底觉悟了 中国非彻底改革不可 他提出,我们不仅要学习西洋的机械 还要学习西洋的政治和经济 正是这些超时代的议论 引起了全国士大夫的谩骂 以后再也没有做事的机会 只好郁郁而终 曾纪泽先生,在外国五年 也见识到外面真正的世界 于是他与郭先生不谋而合 回国的时候 抱定志向要推进全民族的近代化 但是旧时代容不下他们 在回国的不久,曾纪泽先生就气死了 严格来说,民众的迷信是我们民族接受西洋文化的最大障碍之一 可叹可悲 读到这里 思绪很乱 确实是一种满满的无力感 其实对于当时民众来说 他们知道自己迷信吗? 他们又能有什么途径去觉醒呢? 我希望我自己不要成为新时代的迷信者 #中国近代史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