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痛失亲人、爱人,如何安慰对方?
任何物质都不会永恒,但ta会一直存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所以,虽然ta在我们现实世界消失了,但ta将所有能量,每一次原子振动、每一大卡热量,以及每个粒子的每一次波动,都留在了这个世界上陪伴着你。ta的任何一点都未真正消失,只是我们无法再触摸到而已。
ta的身体在在火化后,将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构成的看不见的“元气”(spirit)。死并不是终结,只不过是让ta从几十亿年前就开启的史诗般传奇故事又翻过新的一页,而故事还将持续很久很久。
火化后的气体性碳原子。一名成年人的身体中大约携带8×1026(800亿亿亿)个碳原子(弗雷塔斯,1998年)。如果在火化过程中,所有碳原子都转化成CO2,并均匀分布在大气中(以北半球为例,表面积为9800万平方英里),那么也就是(大约8×1026到1027个原子分布在108平方英里)每平方英里上方有1019(1000亿亿)个碳原子。一平方英里是27878400平方英尺,因此每平方英尺上方就是3.6×1011 个碳原子,即3600亿。
这3600亿碳原子,会随着风到达地球的任意角落,只需等上几周,向头顶上的空气挥挥手就可以跟ta再次重逢。几个月后,当你抬头望望天空,你的视野范围内将可能搜索到ta的几万亿颗碳原子,尽管ta并不可见,再等上几周,细菌将ta那些氧化后的氮原子转化成光散射性的氮气,那是ta正在给天空增添一抹蓝色。
而ta的气化分子将在哪?原子最终会被编织到树木之中,或是在一些森林中以氧气的形式释放,除非在ta的某位后裔体内才会再次转化为代谢水。也有一部分原子会被宇宙和太阳辐射撕裂。一些飞到大气层最上方的氢原子也许会被太阳风吹散到太空中,在那里ta会被离子化并加速,某种意义上讲,ta被遥远星系的宇宙射线“狙击手”再次发射。
几周内,ta的大部分残余水分子会凝聚并降落。如果掉落到海洋中,也许会和邻近的分子进行原子交换,不再是原本的状态。不过,在被海藻及蓝藻分解或被蒸发然后落到某处陆地之前,大多数氢氧原子都会持续跳着这支“水分子交谊舞”。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里,ta还会以无数形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是树莓汁,或许是海龟泪。
至于ta那些飘在空中的碳原子,最终也会溶解在雨滴中,并落到陆地上和海洋里,或是被植物直接从空气中吸收。落在陆地上的二氧化碳也许会被切断氧原子双翼,并成为植物中有机分子的一部分,再被动物吸收,最后或许成为ta后代的一部分。更多的可能是掉落在海洋中,海藻也许会将ta收集。这些海上漂泊者,很多最终都会成为鱼、鲸和鸟类的食物,而当ta成为我们需要理性面对的排泄物或是从皮肤上脱落后,又被细菌奉若珍宝。在更长远的未来,ta中的一部分会沉入海底,被淤泥所覆盖。再过数百万年,ta也许会随着海洋中的俯冲板块向地幔中滑落,在剧烈的高温高压下,ta中的一部分也许会结晶为钻石。
总之,你所爱的人会以很多种形式存在,任何物质都不会永恒,但ta却可以一直都在。
当人在经历死亡的残酷事实打击时,这样的观点或许可以缓和气氛,或许于事无补,但至少可以帮助建立对客观事实的合理认知。死亡揭示我们真实的原子自我,就像我们其实是古老而奇妙的粒子宇宙中无比微末而又无比珍贵的一部分,我们短暂地存在于斯,我们的身形和经验产生于斯,最终也将消散于斯——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评论:
作者: 刷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的奶奶走了,刚好翻到这本书,然后摘抄一部分,也缓解了自己奶奶走后多年,每次想起依然难以释怀的心境,总是会自责没有多陪伴,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