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听旁人言,商贩很赚钱,基于当时对这个世界粗糙的理解(如旁人所言既然知道它很赚钱却仍有这么多人知而不为是何故?听他们说这商贩也能轻松着相比较之下他们认为轻松,便是知而不为,且商贩又如何产出?他们执此业的行为秉性又是否配得上轻松赚这些钱?我有想到限制(即不能人人如此)同时又发觉人或有极端困顿之态,以至于无从顺然转变自己的境遇。于此即可明确清晰、梳理清楚了分立四等人的道,关于一些佐证的用词,这里只是自己清楚而无梳理,未经历足够的拿起和放下自蔽蒙尘,而后相佐证(对人的观察所得,通常会脱离本身去思考和了解,如此时此刻的确认只映照此时此刻发生的过程,这种确认在认识中不等同必然),这世界二元对立所创造的概念,只是为了更好的阐述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变化不是固定的,它本来面貌就是无常而复杂的。(追寻最初的“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就需要否认可能含糊我执的既定,勘破无明照见五蕴皆空,得觉知,拿起放下,随人随心转变入上善若水境界)只有将置身事外才不为杂念所扰,才能看的更清楚,且不可着相,因为此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个置身事外的因果,而不是彻底的逃避(身在局中,何尝能真正置身事外?) 有句话叫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不疯也成魔。(这里的学也指的是一味地照搬)这很好的诠释了着相,只有模仿没有印证只是一个拙劣的模仿者(况且即便是印证,于当时前人的此时此刻的经历对照的场景一致?以古论今,不拘泥于古,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不过是求取完满,所行修得完善,尽力而为。很多时候可以尝试以形借喻(思维跳脱些也未尝不可)
评论:
做个勇士: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作者: 嗯,有很多共识没有特地去叙述
河清有日: 所谓真正的上善若水,其实是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