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呼噜球发布时间: 2025-02-07 10:43:28 浏览:1 次 发布地: 锦州市 天气: 晴

        #闲书 上篇改一 过年八天并不快乐,上班后听同事们吐槽,似乎大家都过的差不多,忽略掉几十年的老梗,剩下的无非是三十吃了一顿好的,消化不良,不舒服;初一再来一顿,便是雪上加霜;初五吃了第三顿,觉得意犹未尽,年过就完了。坦白讲我不喜欢这种流水账式记录方式,但忽略掉情绪,它把内容讲的准确又简练,听完让我顿感胃疼。用简单的文字引发我的生理不适,这是非常高级表达方式,不由得感慨:世间万事总是要讲个天赋二字,没天赋的常常只是勉励维持;有天赋的则不然,纵轻描淡写便会高下立判。想到这里,我很不快乐。 说到快乐这个事,那可太主观了,就类似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部分,主观的人晃晃悠悠的,而客观的人又总言之凿凿的。就好像有人谈论吃喝时总像表演相声里的报菜名,边说还边咂摸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换我听到的常常是吃多了,吃顶了,不太消化,胃痛!然后听着听着,下意识的捂住胃部,结果被其他人以为我听饿了,好心递块巧克力。搞得自己骑虎难下——吃不是,不吃还嘴贱难耐,呼伦吞下,开始真胃痛了,算是自造孽,该死。 胃疼的我坐不住,不想再听他们扯吃饭的事情,觉得有点犯恶心,刚起身欲走,遂被拦住厉声质问:走是什么意思?我惊恐万状,双手指胃,满脸堆笑的看着对方说:无他,无他,胃痛,胃痛。顺势开溜,后面一团哄笑……。 人的悲欢,总是显得那么荒唐,且不相通。 现在不免觉得我人生的快乐的多少,只与我此刻的阶级相关。多年来,大体上,总量或者总质量是不变的,如果以人民币计价,大概我人生每个阶段的快乐的总价格都差不多。回想起十几岁时一口气炫两块路边大鸡排会咂摸半天牙花子;而几十岁时面对一餐很高级的饭,常常没得胃口,草草了事。以几十岁的心智再看这两件事,无非都是个半饱,区别大概只有客观和主观。如果拘泥于形式,油腻腻的鸡排显然比不得那些杯盘狼藉,但本质上半饱之于半饱,谁也不比谁高级,人活着就怕掉了面子,但掉面子至少可以做谈资,而丢了里子的常常要装聋作哑。人活着本质也类似,基本无非是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七情六欲那一套套,虽然内容差别极大,比如某人衣帽间里有五百双鞋或者房子几千平米,但归结起来无非是点贪财好色或是黄土一抔,但成功人士用来埋身的土质显然更好。 想到这里已经穷尽了我对事物的全部想象力,似乎路边野串、公司食堂或是Omakase之于我没有区别,如果非要区分,那无非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我对这个世界的不同认知的区别,有深浅但无对错。就好像有些事情只能是事物演进的过程,而不能成为全部,更不能拿来定义生命,那样必会让人胃疼,让人死不瞑目。就比如我,生命的绝大多数部分,在无法确定我的死亡时间的前提下,也只是我全部生命的一部分或者一小部分,拿着个定义我的全部,就显得很年轻意气。年轻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所谓优势,不然这个世界就是由婴儿统治的,再想想觉得对,更觉得不寒而栗。衰老似乎是件好事情,让这个世界不能意气用事。 最近我总在瞎琢磨,但总觉得自己琢磨的算是有理有据,就是:人的一生大概在到来前就已被确定,而经历一生无非是一个被启迪的过程,让人逐渐认知自己、认知自我、认知周遭一切之类。倘若有幸,任何人也包括我,能在闭眼前大致了解这些,并部分的实践,多走了些本该走的路,多看了些命中注定的风景,再有幸去见证一些与众不同的视角,亦或是神迹,此生便不算白活。 说回自己,其实生命对于不惑之年的我虽依旧懵懂,却不算一无所获,至少我已经懂得了快乐本就是一种昂贵的东西,之于我或者我的阶级来说,它是奢侈品,可以没有而且不影响我的死活,但会影响我的人生境界,大体如此。所以无论谁,如果他能在一蔬一饭中将其获得,那必是一种惊人的天赋,是一种幸运,是上天馈赠的、同时是对你人生的启迪,请好好品味,请务必珍惜。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