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爱钧发布时间: 2024-09-02 09:21:30 浏览:2 次 发布地: 苏州市 天气: 晴

        昨天去苏州保利剧院观看了京剧《沙家浜》得名60周年全国巡演苏州站演出,重温经典。笔者在外因工作及出差等是由游历了国内200余城市,问及来自何方?一言来自苏州.常熟招商城,二曰家乡来自样板戏里的红色圣地沙家浜,一般比我年龄大的,基本上对沙家浜均点头称知。我从小对唱词一知半解,不过年年有加强记忆,尤其是《智斗》那场。孩童时起初学胡占奎,后学刁德一,虽然唱腔不正,但还算有模有样,所谓东施效颦。生旦净末丑,从小耳濡目染,想来这也是我喜欢京剧的溯源之一。 60年前的7月23日,主席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在谈到戏的名称时,主席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队伍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既然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 吧。随后,剧组人员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将《芦荡火种》改为《沙家浜》。昨天的演出,阿庆嫂和沙奶奶均表现出色,字正腔圆;胡占奎和刁德一等一种反派,诙谐幽默;指导员和新四军战士的基本功和打斗场面可圈可点…,数度谢幕时的掌声雷动,可见一斑,尤其是很多白发老人,久久不愿离去。 关于沙家浜的故事,最早见于1957年6月发表的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同年又发表了时任“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的回忆录《阳澄湖畔》;1959年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沪剧《碧水红旗》演出;1960年剧名改为《芦荡火种》;1964年1月进京演出。1964年3月底,改编成京剧的《芦荡火种》开始公演,后经主席提议,剧名改为《沙家浜》,这也是2024年《沙家浜》定名60周年全国巡演的缘起。 关于那段史实,最详细的来自聆听阿庆嫂的原型外甥金老师的介绍,这36个伤病员来自叶飞领导的“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部队,“江抗”实际上就是新四军第六团。36个伤病员伤好以后,就地发动群众,成立了“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军”,当地老百姓称为“新江抗”,后又发展为“新六梯团”,与当地原有的“民抗”并肩战斗,为后来“江抗”部队的东进,创造了条件,立住了脚跟。 《沙家浜》作为著名的八大样板戏之一,影响了几代观众!197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京剧《沙家浜》搬上银幕,由著名导演武兆堤执导,“阿庆嫂”由洪雪飞饰演,谭元寿扮演“郭建光”,万一英出演“沙奶奶,周和桐扮演“胡传魁”,马长礼饰演“刁德一”。1971年,《沙家浜》在全国公映后引发万人空巷!如今《沙家浜》中这五大主演,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塑造的艺术形象,脍炙人口的唱腔成为永恒的经典,被一代代戏迷欣赏、传唱!#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 #60周年 #我为什么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独一无二的普通人 #常熟 #稳行健远 #生活要有仪式感 #我在soul碎碎念 #平凡中流淌的美好时光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