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只用京东,发件只选顺丰。这个习惯保持了十几年,因为他们是唯二能把件送到家的快递。直到上个月…
回到东北后我发现,京东小哥不敲门了,而是来电话,内容不同以往在北京询问家里是否有人、或者吧件儿藏在哪,而是言简意赅、就四个字:快递到了。
言外之意,我到了,你丫嘛呢?还不赶紧下楼?麻利儿滴。
而我在电话这边,面对这突如其来,下意识就回答:
(如果我在家,大概率说)稍等我下楼。
(如果我不在家,只能说)…呃,那帮我放在X超市门口吧。
直到某一天我正喝酒,来电仍然懒洋洋地跟我传递信号,依旧还是那四个字:快递到了。
我也差点儿就从了。
翻译过来就是我差点儿就立刻、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小哥的时间忍受范围内放下杯、掐掉烟、换衣服、下楼接驾…
但我又突然觉得不对,你们自营2-11不管送货上门吗?
因为下楼迎合了几次,你就不送了?
就默认给我增加责任,而你的义务都免除了?
给你惯的吧?有门禁你跟着别人进不来吗?
是不sai脸?
跟sei俩呢?
你信不信我…
(爆发完了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一个月我已经恢复了东北本土原住民的表达方式,先以反问的句式讲道理,battle完了最后一句则特别谦虚、尊重对方、小心翼翼地问,你信不信…)
从此,局面改变了。
虽然我依旧每天接到东丰的电话,但后边也能听到敲门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