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技巧。
其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传统文艺创作的表达方式,采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写,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特点。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后四章没有标点符号会把人虐死。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那谁见马克思之前也有一大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内心独白,
意识流电影代表(基于18年之前本人阅片量还行,如有遗漏请补充):
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费德里科·费里尼《八部半》;大卫林奇《穆赫兰道》、《双峰》
寺山修司的《死者田园祭》;铃木清顺的《梦二》、《阳炎座》
王家卫《花样年华》、《东邪西毒》;杨凡《游园惊梦》、《桃色》
侯孝贤《悲情城市》、《刺客聂隐娘》
图1:《梦二》、《阳炎座》
图2:《广岛之恋》
图3:《八部半》
图4:《刺客聂隐娘》
影像能更直观的表达意识流的元素




评论:
余温: 补充一部《柏林苍穹下》
Souler: 正准备读《到灯塔去》
Souler: 马里昂巴德里面的游戏还是挺好玩的[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