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盛唐第148窟观无量寿经变」
148 窟观经变中的屋顶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八角攒尖顶、双坡顶以及悬山顶。中国古代屋顶造型丰富多彩,常用屋顶的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 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尖山式歇山﹥单檐卷棚式歇山﹥尖山式悬山﹥卷棚式悬山﹥尖山式硬山﹥卷棚式硬山。庑殿顶等级最高,重檐等级高于单檐等级,主要用于皇宫、庙宇中最重要的大殿。歇山屋顶等级次于庑殿顶,重檐级别同样高于单檐级别。明代以后规定,庑殿式、歇山式的屋顶形式,只能用于宫殿、帝王陵寝与寺庙殿宇之上,用以显示封建皇权的至尊地位。如故宫太和殿与午门为重檐庑殿顶,天安门、保和殿为重檐歇山顶。
角楼、配阁、第二复殿一层用回廊联通,二层用虹桥连接,此种建筑连接方式在初唐、盛唐时期的观经变中仅此一例,在此后的观经变中不再出现。回廊院是南北朝以后寺院常见的院落空间组织形式,自隋代已逐渐成熟,到了唐代被熟练地运用到各个寺庙中。此观经变中的净土寺庙都使用了回廊院的建筑布局,甚至出现在经变中的城池、宫城建筑群组也选用了回廊院的组合形式。
此观经变中所反映的寺院等级应该都不是很高,建筑群中的中央佛殿为五开间,庑殿顶、配殿也都没有超过这个规模。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东大殿为七开间庑殿顶,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为九开间。这些壁画中的寺院建筑都不超过以上两座寺院的建筑等级。在壁画中出现的城和王宫中的建筑,更接近于大型的民居建筑,而非现实世界中真正的宫殿建筑。
即便是表达佛国世界的建筑,画师们也会下意识地遵守世俗世界中的营缮规制,且画师们所能接触到的建筑等级有限,壁画表达的空间也受到洞窟大小的限制。因此,在经变画中间建筑的等级并不是很高。即便如此,148 窟中经变壁画中的建筑仍然能够体现出盛唐时期建筑的组合特点,以及建筑单体的时代特征。

评论:
迦陵频伽: 这个平台上很少能看到发这些内容的,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