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还有人说,即使胡适没有对《易经》本身进行论述,但这并不能否认其水平不高,那再看看胡适其他方面最搞笑的论述吧。
在《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第一章》中,胡适提到,“第二,那时诸侯互相侵略,灭国破家不计其数。古代封建制度的种种社会阶级都渐渐的消灭了。就是那些不曾消灭的阶级,也渐渐的可以互相交通了。”在这里,胡适一边说社会阶级渐渐的消灭了,一边说不曾消灭的阶级,也渐渐的可以互通了,这是什么胡话?当然,更重要的是,封建社会的阶级并没有消灭,胡适但凡了解一点点阶级分析法,都不会这么胡说八道,这么文盲了。
再看看胡适是怎么论述他所谓“种种社会阶级都渐渐的消灭了”这一点的:一方面,胡适举例说“亡国的诸侯卿大夫,有时连奴隶都比不上了。”另一方面,又举例说“可以想见当时下等社会的人,也往往有些’暴发户’,往往会爬到社会的上层去。”是的,胡适就是这样论证的,就是这样以点盖面的!胡适被封建社会中的城头变幻大王旗所迷,被新旧大王的交替现象所惑,进而得出当时社会阶级消灭的谬论!
胡适类似的搞笑论述,还有“孔子受老子的影响,最明显的证据,如《论语》极推崇’无为而治’又如’或曰,以德报怨’亦是老子的学说”,这句出自《中国哲学史大纲第四篇 孔子·第三章易》,但任何国人都知道,儒家和道家最根本的分别就在这有为和无为上,胡适直接将儒、道都无为了!儒家强调有为,大概只有文盲才会让儒家无为一番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