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自由自在(不聊天哈)发布时间: 2024-11-26 23:25:01 浏览:3 次 发布地: 常州市 天气: 晴

        今天说说考咨询证的初衷吧! 貌似习惯性的对有些事情报以好奇心,所以大学开始就陆续考各种证,当然这还不是去考心理咨询证的初衷。虽然大学四年学的法律,但并没有去参加律考。高考因为专业不对口,在2000年前后还是可以找找关系换学校的,于是一腔热血,任凭自己的黑白分明,有想仗剑天涯,化身正义⚖️使者的心态,强烈和父母要求换了喜欢的专业(换了学校),两次实习都在“所谓的”某系统内,在2002后的那几年,这个系统还是挺H的,从上到下都是,甚至难听的就是连门卫FJ都是如此。两任导师都是同一个,庭长不同,不过导师是一直秉公执法,任劳任怨型的,目测坚守了本性和初衷,并且后来在2009/2010年,还偶然遇见了导师,且帮助我解决当时困扰我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师生两场的缘分吧。 然实习期间亲眼目睹,且亲身经历过了那种人性无力和灰色天空后,且因为律考的变革,后续实习期结束后,又再次发了🐶脾气,觉得这有失公允,没有公平公开,没有平等正义的职场,不是我能涉猎并坚守下去的围场(年轻气盛,自以为是的任性妄为),于是就转身投入了自己习惯性的擅长领域--管理。 后续,毕业时发现原生家庭和亲密关系,潜意识和意识,人生和人设等一系列的出现了困扰,想得比较多,反而不像在校期间那么纯粹时,焕发了想更多的了解自己:我是谁?我该如何践行当初自己说的“善待自己”,我的过往该怎么去评价及管理,现在的我如果去规划对将来的人生过得更有意思(不是意义哦)。于是乎就先找业内的老师去咨询,自己查询一些书籍。 慢慢这时又发生了情感上的变动,感觉自己在长大,用一个社会自然人的身份去思考,不过大多初恋都无疾而终的意识吧,痛且又痛,抽筋扒皮似的,浴火烧魂的痛加上家庭的因素,果断自己逃离这个环境(逃避的心态也有存在的),前后一年多吧,反而感觉自己开始沉浸下来,会惯性的去思考分析问题,然后慢慢解决问题,就像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有心跳机器人。 后来无意中和老师联系,她建议我可以考虑一下去考心理咨询师证,无论共情能力,同理心,心触敏感+感官敏锐,逻辑思维清晰,还能理性的客观分析解决问题,关键性格乐观通透,有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心态,对事对人都有耐受力和承受力,耐心也够,乐于助人,最主要的就是责任心强,这些基本都是正面积极的,对做心理咨询都有帮助,即使考了证也可以做个副业,或者充实自己的内在认知。然后我这年轻时偶然有“文艺范”的心思被拿捏了,嘚嘚嘚就去考了证。 后期因为需要又学习了婚姻情感咨询,怀孕生子时又学了幼儿早恋早教和青少年教育。 以上大概就是考证前期的大致事理经过。 #心理活动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