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撩晴雯聊琴文不是彭祉卿的彭止发布时间: 2024-09-20 23:23:18 浏览:3 次 发布地: 丽江市 天气: 晴

        前天从乐山连夜开车到西昌,同伴找的住处,说是在山上的一间书院,环境清幽,一定要住这家。 到时已半夜一点多了,并且山下在修路。我们自己打开工地封路的大铁门才得以开车上山。店家也感难得,给我们升级了房型,以便观景。 走到房门前,一阵欣喜!只因此室名曰:乐水。 于是我脱口而出:从乐山到乐水乐在山水间。(求下联)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智者,因为要应对各种事物,所以他总是灵动的、机巧的、变化的、奔涌的、不息的;仁者,因为要坚守真理,所以他总是厚重的、稳固的、庄静的、安然的、永恒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动静以体言”,是说动和静,这是智与仁的本体;“乐寿以效言”,是说乐和寿,这是智与仁的效果。 这里孔夫子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智者与仁者的不同特性,说得好像是两类人,可事实上,智者与仁者难道非是两个人吗?我觉得,当然不是。往往智者就是仁者,仁者亦是智者。如果把智与仁集于一身,此时脑海里会显现出一幅“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山水图,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才是一个真正完满的人、真正能离苦得乐的人! #乐山 #乐山大佛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