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先生发布时间: 2025-01-24 16:21:33 浏览:5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历时一个多月看完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书。 都说胡雪岩是商业奇才,但是感觉太牵强了。虽然他是跑街出身,但是总觉得他在商界磨练不够。 我对胡雪岩总的评价就是因官而兴,因官而亡。与其说胡雪岩是个商人,不如说他是一个赌徒。 首先必须承认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眼光、有手段、懂舍弃、心思缜密的人,貌似也是一个心怀家国天下的人,但是他始终如一是一个逐利的商人,但总觉得他审时度势能力和预警能力不够。 胡雪岩因为背靠王有龄贩卖粮食赚了第一桶金,又依靠王有龄贩卖蚕丝、洋枪洋炮、开办阜康钱庄。除了背靠王有龄,还有何桂清这个户部士郎做靠山,后期还有左宗棠这个大靠山,事业越做越大,但是这一切都是靠官场的关系做大的,胡雪岩这一路走来貌似太顺利了。 也许就是靠着官场关系一切太顺利了,就让胡雪岩错误的认为只要官场有人做什么生意都可以顺顺利利,特别是王有龄死后他投靠左宗棠。 王有龄死后他投靠左宗棠,他始终如一认为官场有人一切都可以顺顺利利的。特别是在他答应左宗棠筹集北征新疆物资银子,他独吞了北征新疆所有的订单,还违背朝廷禁令向洋行借银贷款,虽然他是代表朝廷,把借款说成筹集军饷,他只是一个担保人,他也一定知道这样做的风险。但是他想的是帮左宗棠筹集北征钱物,为左宗棠建功立业,这样左宗棠既有平太平军之功,又有平阿古柏之功,这样左宗棠在朝廷就是一个之下万人之上了,他的生意也一定可以越做越大、越做越顺,他这样想也是对的,但是他忽略了另一个风险。 他紧靠左宗棠实际上就是在站队,他卷入了党争,他没意识到官字有两个口,也没有看清自己的地位。他只看到帮着左宗棠建功立业为自己的生意铺平道路,但是却没意识到他这样做得罪了李鸿章,而且李鸿章更年轻,李鸿章整不了左宗棠还不能整胡雪岩吗?在李鸿章与左宗棠党争中胡雪岩也必然只是一个牺牲品,如果胡雪岩没有独吞北征新疆的确需的一切钱物供应买卖,分一杯羹给李鸿章的派系的人,喂饱另一个口,也许他就不会钱财散尽,凄惨死去。 除了胡庆余堂是他自己创立的,其他的买卖都是他依靠宦海有人大包大揽过来的,特别是蚕丝买卖。说的好听是为民争利,其实就是为了垄断市场,提高价格赚高利利益,特别是在投靠左宗棠后,依然想垄断市场。但是这时的他帮着左宗棠从洋行借款,又想着垄断蚕丝市场赚高利,这样得罪了洋商,也为他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特别是在他投靠左宗棠后,帮着左宗棠在北疆建功立业后,他也是平步青云,不仅财富迅速积累膨胀,而且还是个二品红顶商人。这一切也让晚年的胡雪岩膨胀了,各种僭越违制,迅速积累的财富也遭人嫉妒,富可敌国更让朝廷不安。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如果王有龄没有悬梁自尽,胡雪岩的事业随着王有龄的仕途高升而缓慢发展壮大,胡雪岩还会落个家财散尽的结局吗? 有意思的是胡雪岩的罪都和漕粮、钱庄、蚕丝、枪支有关,而他自己创立的胡庆余堂确没有事。 总的来说胡雪岩因官而兴,因官而亡。 最后我想问一句,“垄断”算不算扰乱市场?#历史 #歷史 #读史 #文史 #史书





评论:
莱拉: hi
笨笨: 分析很到位,但是他还放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学之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