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校阅男孩梅塔奈发布时间: 2024-05-03 12:41:58 浏览:4 次 发布地: 杭州市 天气: 晴

        「生命是什么」 本科时,有门「心理学名著导读」的课给我们列了一份很长的书单。书单里有几本我当时看不懂为什么会入选的书,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所写的《生命是什么》就是其中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试图用当时的物理学、化学等各个学科的理论来解释发生在生物体内的时空事件,而大部分内容是在讨论「遗传物质结构」的问题,即让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遗传物质」为何和其他物质有着天壤之别。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出版于1944年,当时的薛定谔并不知道如今我们已经熟知的DNA分子结构,DNA产生RNA、RNA产生蛋白质、蛋白质执行各种功能的「中心法则」,书中的观点十分超前。可以说,这本书引领了后来的「分子生物学」。   基因的片段一定是分子。「相对于原子而言,我们的身体为何如此之大?」薛定谔的讨论从这一问题开始。纯粹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的看法是,受无规则热运动的影响,少量原子是无序的、无法预测的,只有数量极其多的原子才能遵循准确的定律,构成生命的有序性。然而,这无法解释为何基因的片段只包含1000个左右的原子,却能进行极其有序的活动。对此,薛定谔的回答是,生命的物质载体是一种「非周期性晶体」。   第一,遗传物质是一种晶体,分子内部的原子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都靠海特勒-伦敦力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所以遗传物质很稳定,不受无规则热运动的影响,可以可靠地复制并代代相传。第二,「周期性晶体」由内部单元不断重复同样的结构形成,而遗传物质是一种「非周期性晶体」,有多种内部单元,且排列顺序在不断变化。所以它就像密码一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储存大量的信息。以上观点无疑是对DNA分子结构的前瞻性预言。   生命以负熵为生。我最早读到这个观点是在《心流》这本书里,大学里和别人聊到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时也能脱口而出「非生命没法产生负熵,生命可以维持非平衡状态」,现在了解到原来出自薛定谔的这本书。事物都有走向无序状态——热力学平衡状态的自然趋势,而生命从外界源源不断地汲取负熵来对抗这一趋势,使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低熵状态。薛定谔说这是他最想借这一系列演讲表达的观点。但仔细想想,也许生命并不是唯一具有「能够维持非平衡状态」这一特征的系统,这可能只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而不是本质的定义。   总体而言,书中的很多观点不一定正确,但非常适合作为启蒙。#心理学 #Metanight的读书笔记 #给soul安利一本书 #读书笔记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