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 1.生理需求即生存需求,2.安全需求,除了身体安全也包括经济保障和心理安全,3. 爱和归属的需求,不单指爱情,包括家庭、朋友、社交群体中的归属感和爱,4.尊重的需求,包括自尊和被他人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求。
越低的需求,力量越越强。譬如生理需求具有绝对优先级。如衣食、睡眠等,如果吃不饱穿不暖是没心思追求其他的。我们总觉得老一辈大多夫妻和睦,因为那时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吃饱穿暖上,没心思追求什么情绪价值。只有在生存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能追求更高层级的需要。
有人疑问为什么尊重的需求排在爱与归属之后,不是有尊重才会产生爱吗?其实不然,多少PUA是借爱之名进行的啊,被P者误以为被爱,即使感觉不到尊重也依然离不开对方。另外归属感也非常重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团体组织分层非常明显,(尤其在孩子中)小团体中某些孩子是处在下层相当于“老大”的“狗腿子”,完全不被尊重,可他们依然离不开这个小团体,就是因为归属感比尊重更重要。通过观察会发现,甘当“狗腿”的孩子与容易被PUA的人都具有一种特性,就是他们的原生家庭中很难得到爱和归属感(有可能他们的父母不会正确表达爱),他们就会向外界寻求爱和归属感。通常这样的个体自尊水平也是较低的,如果这时遇到错的人会群体,就极易陷入糟糕的关系之中。
这些需求是递进的,交织的,也会变化的。譬如事业有成的人已经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了,忽然失业,那他的需求一定会从自我实现退回到安全需求。

评论:
白开心: 小孩这段分析的很棒
坚果: 谁的青春不迷茫,梦想不坎坷,谁在路上
Hello_没意思: 去年有幸,听过这个一节课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