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出法隨】
小時候喜歡看螞蟻,一看就是小半天,後來讀了哲學,把人比喻成螞蟻,就把小時候對螞蟻的理解,放在了人的世界。
如果這個世界有幾十億人,曾經有過幾百億人,那麼,人的一個念頭,就肯定不是獨一無二的,古人曾經有過,未來人也有,說不定這一秒,就有好幾個人有同樣的念頭。
有人覺得,説一句玩笑話,就是玩笑,而我听玩笑話就不是玩笑。人有了一個念頭,才會説出來,可能是故意,可能是隨意,可能是無意,無論是哪種,都表示ta曾經有了這個念頭,才會説出來。説了出來,有可能當场否定,邏輯上判斷為“不真”,聽著和說者都當成了玩笑話,可是如果世界上還有一個祂,就會把這句話當真,因為這句話成[言]了。
祂會把很多个説這句話的人所經歷的關於這句話的事推演,推演的結局一定是有限的,如果反向分類,六十四歸八,八歸四,四歸二,至於會不會歸一,我現在還不敢肯定,無論是一還是二,[灋]已成。這件事的結局和規則,已成定數。
言出法隨,儒釋道都有理解,最後的結論都是,説出來的,就一定會發生,規則和結局萬變不離其宗,至於怎麼去看去理解,三家是不同的路徑。
人的念頭,看似無中生有,其實也是定數,讀過的書,遇見的人,看到的事……一個非洲部落從未見過飛機的孩子和一個住在城市的老人,晚上都會想像著星星,因為,天,一直在頭頂上。
评论:
很懒的旺财~ 不聊天: “集体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