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自由是一个悖论。
说没自由吧,确实有房有车有存款工作也还是休闲款。
说有自由吧,这不是一个电话老师就被叫到学校去接娃。于是开会之类的全泡汤,只能压榨一些单位里的信用。
原来娃有一些喉咙疼而已,老师一听读课文有点鼻音,立刻送医务室。
医务室老师立刻上纲上线,让它无症状后还要休息48小时,意思这个星期就别来了。
我解释说这孩子是过敏性咳嗽,哮喘史,真要说无症状,300天可能都会稍微咳嗽一点,莫非别上学了?
医务室老师和我扯什么她要对2000人的学校负责之类。
说完给了我另外一条路,让我去医院看看,得了诊断报告发给她看再说。
虽然人不自由了,但是可以置换一些美食自由。
美食其实也不自由,这不样样东西都好贵。
想弄点老乡鸡吃吃,还都爆满,只能来到中午套餐性价比颇高的合点。
吃到了樱花鲷,三文鱼和鳗鱼盖饭,又去吃了小杨生煎的咖喱鸡生煎。
等报告的时候喝了TIMS的香椰水冷萃(上次觉得很好喝,这次觉得不那么好喝了)
看病的时候和医生无障碍沟通,医生也对我的遭遇表示无奈
然后诊断为:无传染性疾病依据,我们还有商有量开了药
这种看病的从容,可能就是我带娃看病13年以来积攒的知识换来的自由
回来以后把病历、验血单写成一份我儿今日的看病报告发给老师
这就是码字以后的写报告自由,哈哈哈,虽然大多数时候让人厌恶
半路上我还给娃买了一个大大的孙悟空气球,他把线拉得长长的
一会碰到树叶,一会碰到灯,开心得很
路上的人问,这么大了还玩这个啊。
我对他说,可能路上的这个人也很想玩吧。
这是长久来特立独行不在乎别人看法带来的一点点玩心上的小自由。
自由么,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辛苦置换而来。
就像两个孩子,把手中的卡牌放在背后,小心翼翼拿出来问
你换不换?
也像日剧《重启人生》中,几个女孩子交换贴纸一样,
有时候舍不得拿出自己的珍惜款去交换
有时候发现对方特地把好的换给自己,是因为客套了
得了贴纸,其实失了朋友了
成熟的交换,秘诀在于,多给一点
平时的工作多做一点,多和同事聊聊
多解决一些领导的困难,没事别请假
勤勤恳恳,像今天难得请假,大家都很乐意
一点小小的请假的自由
外面如果有人叫活做,不要计较得失
半夜三点回去就三点回去,多给笑脸
尽量不要对活挑挑拣拣,有就不容易了
非亲非故人家叫你,是一种信任
对能力的信任对处事的信任
一点小小的实现自己另一种职业的自由
对孩子的教育全情投入
他叛逆的时候当个逃兵
前者无悔 后者无奈
教育是黑箱也是悖论
有可能投入十分只能得到一分
得到了看另一个生命成长(或是被折磨)的小自由
与人交往的时候谦逊一点
看看医院里的芸芸众生
过马路时候的人山人海
五一假期时候的人潮汹涌
我们不过就是其中一员
谁和谁有时候也没太大分别
别觉得自己太特别
可以得到一点点平静(或者说服自己平静)的小自由
平时邋遢没关系
偶尔打扮一下,发发瞬间
和朋友吃吃饭,展现一下(可能没有)的颜值和身材
体现一下自己的尊重
由着性子来也没关系 按照自己喜欢的穿
可以得到一点点关于审美的小自由
吃也好,不吃也好
吃什么觉得好又不贵,认真研究
偶尔也吃贵的,努力享受
这顿不吃了享受饥饿,鼓励自己
半夜崩盘点了十个外卖原谅自己
与美食和解,与身材和解
与食物硬抗,与身材硬抗
可以得到一点点关于口腹之欲与脂肪之战的小自由
努力看书,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认知
不要人云亦云,宁可做那个一直在质疑的人
平时乐呵呵,但是不要盲从别人的观点
虽然有时候也不要有啥说啥
尽量克制住自己某些方面的表达欲
可以得到一点点关于观点上的小自由
许多人误解了“情绪价值”
好像人人都会说“情绪价值”
但是会不会,你以为的提供“情绪价值”
其实是别人在给你提供“情绪价值”
我从来没有这种自信
我会离得远一点 君子之交淡如水
别谈什么给人提供了
先尽量不要烦别人吧
然后再适时出现一下 热络怀旧一下
就这样很多朋友都交往了20、30年以上
可以得到一点点关于友谊时间上的小自由
更多中年人的自由是自己和自己换
不要求另一半做什么了,劳累换来了心灵上的小自由
不期待孩子的成绩,他的未来换成了自己现在的小自由
不再热情、冲动,换来了淡漠的小自由
这种交换有时候恰恰源于没有自由
你要活下去嘛
你不想睡前哭嘛
你不想心上被插刀子嘛
你不想抽自己嘛
来吧,生活微笑着说
给你一个机会,和我换一张小小的牌
你还想赢这个游戏嘛?生活问
我不想了,比起表面的赢
口袋里多点牌不让人知道
能够站得久一点
和你聊聊天,可能更重要了
生活高深莫测地笑了,揣摩不透
图1是前两天吃的过桥米线
图2今天吃的寿司和盖饭
图3是昨天家长会放的儿子和我的吵架作文
刚得到的好消息,我写的图文版儿子就诊报告已见效
明天可以入校啦[爱你][爱你][爱你]



评论:
爷叔安徒: 老母亲不易
三经艺: 你多大了
发财珍珠Isabel: 我也想要气球[心心眼][心心眼][心心眼]这篇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