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篇
背景:公元前583年,晋国豪门赵氏被国君灭族。世家大族纷纷与赵氏划清界限,唯有韩厥例外;韩厥是晋国重臣,
从小被赵家收养,韩厥冒死救下赵氏孤儿;
一百多年后,韩氏家族成为晋国豪强,韩厥的后裔韩虎与赵氏结盟,与魏氏瓜分了晋国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韩国魏国和赵国正式诞生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新郑成为韩国的都城
严遂和韩廆(相邦) 二人之争,引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刺杀——严遂找到聂政,为聂政之母过寿、举行葬礼一聂政报答严遂——杀韩廆; 韩哀侯被误杀
韩国的黄金时代:灭亡郑国后的二十年
韩懿侯即位,369年,韩赵联军攻打魏国,两国国君意见不合,半途而废;劫后余生的魏惠王对韩赵两国恨之入骨
韩昭侯听从申不害之策,魏国退兵
申不害:法家门徒;以富国强兵为宗旨,但更强调国君的权力;第一个为权术建立系统理论;理想是实现完美的术治
一年后,魏国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申不害建议韩国跟随齐国组成联军,围魏救赵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委任申不害为相邦,推行变法
公元前341年,韩国借齐国之力,在马陵重创魏军,魏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落
韩昭侯死了,但他主导的术治已经改变了韩人的性格,强悍和忠直消失了,权术和阴谋大行其道,战国中期之后,韩国彻底沦为避祸谋人的术治之邦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向东扩张,韩国首当其冲;韩魏联军在伊阙阻击秦军——24万联军被 10万秦军全部歼灭
相邦张平献策将上党同时献给赵国和秦国
赵国接受上党——长平之战爆发——韩国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韩国水工郑国入秦,说服秦国,将泾水引往洛水,人力和物力被投放到水利工程上,秦国放慢了攻打韩国的脚步
最终郑国背叛韩国,为郑国凿渠——郑国渠
韩非入秦——死在秦国的监狱
韩非死后两年,秦军东进,六国之中,韩国第一个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