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首次“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在昆明举行。
此后,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在昆明、青岛、杭州举行
了3届,每届德方教员十余名,均为西德一流的心理治
疗领域的教授、博士。
在这一合作的基础上。
1997年,第一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
在昆明正式开办。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行为一催眠治疗、精神分析和系统
家庭治疗等专业方面开展的国际水准的连续培训。
中国心理治疗的星星之火开始在昆明燃起。
并在众多“昆明火种”携带者的传播下,形成燎原之
势。
1997年3月8日,已在中德心理医院院长位子上工作了
9年的曾奇峰,在德国心理学家莱纳那托的“挟持”下
赶到武汉机场,坐上了飞往昆明的航班。此去的目的,是去为曾奇峰和陈立荣参加“中德班”报名。
那时的曾奇峰认为这有些小题大做。
心想自己的医院就叫“中德”,也见识了不少相关培
训,并不觉得“中德班”有多稀罕。
3月8日下午,曾奇峰一行赶到昆明时,首届中德班的
学员已开始上课。
曾奇峰提出想去听听,却被告知不允许,吃了闭门
羹。
项目负责人马佳丽提出原则上一旦开班中途不进人,
但考虑到中德心理医院这样一个跟德国有特殊关系的
项目,网开一面也不是不可能,但还是必须过一下民
主的程序。
晚上,那托和曾奇峰以中德心理医院的名义,宴请了
所有的德国专家。
结束宴请后的半夜,曾奇峰在昆明街边的烧烤店请吴
和鸣、童俊、盛晓春喝啤酒。
吴和鸣提到,参加这个培训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和挫折。
见内心十分佩服的理论和临床经验都很强的师兄级人
物几天培训下来竟然变成这样。
曾奇峰开始对这个培训班产生好奇。
第二天上午,曾奇峰和那托飞回武汉。
虽然没有得到最后的答复,但他们都知道,参加十月
份在北京办的第二期“中德班”,大约是没什么问题
了。
离开昆明前的那天夜里,在吴和鸣的酒店房间内,曾
奇峰见到了此后几年朝夕相处的“庞然大物”施琪嘉。
1997年11月,曾奇峰如愿开始了在中德班的学习,成
为精神分析二组的成员。
此后,曾奇峰担任中德班的中方教员,并成为德中心
理治疗研究院的中方委员之一
十余年后。
2000年4月,曾奇峰在霍大同举办的纪念弗洛伊德
《释梦》出版100周年学术会议上,结识了来自云南的
李孟潮。
彼时,李孟潮是云南省精神病院的医生,是曾奇峰好
哥们儿李小龙的手下。
回到武汉后,鬼迷心窍的曾奇峰想把李孟潮搞到武汉
中德心理医院工作。
最终,在一套98平米新房和“在自由的土地上自由地
劳作”的诱惑下,李孟潮于2001年来到武汉。
1997年,在第一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
目”开办之前。
万文鹏教授给自己的同学武汉同济医院院长南登昆教
授致电,让他派人去昆明参加培训。
武汉同济医院派出的学员包括神经科的徐金枝和康复
科的蓝青,以及日后被曾奇峰称为“庞然大物”的施琪
嘉。
徐金枝学习认知行为,蓝青学习家庭治疗,施琪佳则
选择了精神分析。
十年之后,云南精神病医院的李小龙,被施琪嘉挖到
了武汉心理医院。
在施琪嘉眼中,李小龙是中国最优秀,最低调的精神
分析师。
但他的灵魂一直是昆明的。
1993年,远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赵旭东
回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
1996年,赵旭东成为“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
项目”的中方创始人万文鹏教授的助手及中方协调
人。
此后,赵旭东逐渐从中德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
心理治疗的旗手,
2001年,国际心理治疗大会在昆明举行,赵旭东担任
大会执行主席。
多年以后,当我们尝试对中国心理治疗的历史追根溯
源。
可以十分笃定的断言。
昆明,即是中国心理治疗的源头与滥觞。
万文鹏先生,则是打开中国心理治疗新局面当之无愧
的第一人。
而众多与昆明有着干丝万缕联系的“火种”携带者,正
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

评论:
っ ̯ -。: 已阅
呆萌吃货处女座心理学家: 你讲的很好。但是估计就是太专业太长了,评论比较少。我认真看完了,感叹于二十多年前,中国心理咨询界的那时候的百家争鸣。再看看现在,那一群牛鬼蛇神。哎~
作者: 确实时间线比较长~从别处总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