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你情绪的不是事情,而是你对事情的认知: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过程,不断地拓展边界,而不是为难自己。
其实面对情绪问题,你不是想得太多,而是想得不够多。
为什么人生阅历丰富的人,往往能控制情绪,就是因为他们看透了事理,认知的改变让他们改变了对情绪的选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不再受悲伤情绪的影响,不是他强制自己抑制了悲伤,而是他看透了命运的无常,不再把悲伤看得那么重要了!
怎样走出不良情绪的怪圈,我们得从根本上了解一下,情绪的产生机制,进而能够主动选择情绪。
认为某些事情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或不发生,从而忽略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自己必须成功,否则就是失败;他人必须对自己好,否则就是背叛;孩子必须绝对的服从自己的安排,否则就是白眼狼等等;
认为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往往导致个体在面对挫折、不如意,和他人的不服从时,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面对某些具体事件时,过度地将其泛化到整体。
例如,一次偶然的失败可能让个体认为自己总是失败,一无是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可能让个体认为所有人都是不可信的。
这种以偏概全,导致个体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片面、极端的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不准确、不公平的,进而加剧了个体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困扰。
习惯拿个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整体价值,以偏概全不合理信念。
常表现为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比如,“我总是失败”、“所有事情都做不好”、“那人总是不靠谱,一点小事都完不成”、“我真是一无是处”等。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将某些事情,与固定的认知评价连接在一起,遇到事就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失去了积极应对的调节能力。
当我们产生情绪时,问自己以下问题
我们产生的是什么情绪?
是什么引起了我们的情绪?
找出导致我们产生情绪的想法、认知或解释。对照上面我们讲述的,看自己是否有不合理信念词汇,比如绝对化、糟糕至极、过分概括。
在找到不合理信念之后,去掉不合理的词汇或者用语,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做出不一样的解释。
比如,当我们没有完成好任务,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的时候。
不妨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自己就没有做好过其他事吗?
没有完成好任务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当觉察到自己情绪不好时,先回想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再去思考为什么对这个事件反应这么大?找到背后的不合理之处,形成新的思维和反应习惯。
通过这样经常觉察和分析、弱化不合理信念对我们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我们将慢慢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掌控,从而成为情绪的主人。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
- 在很少的,但非常关键的人生十字路口,想要毫不费力的去选择,但却以毫
- 好像无坚不摧,但爱情是软肋的三个星座 天蝎座 单身的天蝎座确实是实力
- 爱惨了‼️这套哈萨克粉公主裙
- 分享小故事—电话(手机) 电话现在的人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
- 昨天發了一些個人在行動管制令的炒泡面(Maggie goreng)成品照騙,有些小哥哥
- soulmate第24天
——相识59天固聊42天
#我的soulmate @执子 - 《力最渣的人设,竖最正确的三观》 我泡妞只是泡,不谈恋爱的。如果我
- 可能骨子里是个淡漠的人吧 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 没有特别想得到的人 也没
- 在一樽海碰到了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小w,和她合作了一曲,巴赫钢琴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