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的超越》——曾奇峰
要成为一个精神分析师,自我分析是必需的一个过程。
我曾经问过德国资深精神分析师、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班的教员贝克教授:弗洛伊德也没有在别的治疗师那里做过自我分析,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分析大师,这是为什么呢?她回答说,弗洛伊德通过长时间不间断地分析自己的梦,理解了自己的潜意识,从而达到了与其他心理治疗师那里做自我分析同样的效果。这一回答不仅很巧妙,而且也是事实。这个事实对中国的心理治疗师来说,几乎是一种新的体验,因为这样一来,我们至少有两种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精神分析师,一种是现在各个国家通行的做自我分析的方法,另一种是像弗洛伊德一样分析自己的梦。后一种方法,想做的人都可以做,不必飞越千山万水、背井离乡,也不必支付高昂的费用。当然心灵需要付出的艰辛很可能要稍大一些。
还有第三种方法吗?女儿的出生,使我想到了第三种方法,就是观察女儿的成长,并且与自己的成长反复地做比较,使自己重新过一次童年,重新走一次人格成长的路,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也会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更进一步说,如果对一个问题有了三种解决方法,那么我们就应该对找到更多的方法抱有信心。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定能够找到很多自我分析的“替代品”。
道不远人,是我们要镌刻在潜意识之中的一句话。”
读完这一篇,我想到的是吴正荣教授,他研究了一辈子心理学,整合了中西方文化和理论资源,教我们从多方面入手,独立地疗愈并分析自己。一个好的咨询师,需要常常具备自我觉察的能力,通过自我分析,进而更敏锐地觉察与来访之间的移情、投射等等,清晰地看到自己,并从关系里剥离开来,对于再去看见他人和疗愈他人是具有极大帮助的。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
- 【花田&铅笔】 城市:兰州 季节:夏季 场地:奥美德大酒店 人数:200 以代表纯
- 价值流动论:解码人际关系的动态密码 在深圳某互联网公司任职产品总监
#生活的快乐有迹可循 #碎碎念 #自洽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则我童年的时候,常年发生的有趣又诡异事件。里头有个
- 写于2021.2.14 情人节 所谓的仪式感 对女生来说,生活、恋爱要有仪式感
- 在外游历三年一直没有祭祖, 这次回家父亲带我去山上祖坟补上, 结果祭拜
- 室友看见我晒袜子冲我大吼 今天心血来潮,凌晨三点起床把我的袜子洗了。
- 1848 年,几百万人失去了乡间农场的工作,迁移到大城市去工厂里上班。但
- 鬼迷心窍 作词 : 李宗盛 作曲 : 李宗盛 编曲 : Jenny Chin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
- 今日打卡 我是个胆怯的人吧! 只有沉默可以相伴终生,不至于孤独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