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会离得临发布时间: 2024-03-15 18:26:47 浏览:97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五点起床读书。第364篇《你到底爱的是什么》。中午突然接到电话,孩子打篮球时候伤到手指,可能是骨折,这是最近几年每到3月都会出现的“意料之外”。 担心、抱怨一时间像是被点燃的荒草,乘风而起。坐在出租车上,突然想起之前看的一篇文章。一个叫小玲的女孩,父母对她所有的关心,都体现在是否有利于学习。比如不顾她对绘画的喜好,给她报名了书法班;比如她与父母的交流,如果与学习无关,就会迅速被打断。这种“功能式”的养育带给孩子一个最直接的体验:她只是一个工具,她唯一的价值就是好的成绩。 我也在反思,如果说对待我们的孩子,或者说一切的人际交往,都是围绕着让自己是不是舒服,心情是不是畅快的方向延伸。那么我们在意的可能就不是面前的这个人,而是他们会不会给我们添麻烦,或者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利益。这样的结果是,也许我们提高了孩子的成长率,也获得了与强者产生联系的机会,但是却让孩子失去了自我认同感,也让我们自己丢掉了亲密联接的能力。 两年前在ICU病区,有一个感受特别深刻:最重要的不是你认识多少厉害的人,而是有没有人帮你把昏迷的病人抬上仪器做检查,或者在你心里憔悴的时候,有没有人替你在晚上“盯一夜”。那些真正能够帮到你的,恰恰不是之前每天刻意去结交,看上去呼风唤雨的人,而是平日里联系不上几次,每天为生计而奔波的“穷亲戚”,还有那些病区里和你一样孤立无援的陌生人。 面对竞争,面对资源的稀缺,我们不自觉的就把眼光放在了“功利”两个字上,所以“有车有房,父母双亡”成了一些人的择偶标准。殊不知,有些感情可能会无视现实条件,但是所有挑选都一定是反复考量。当每个人都用挑选的目光去筛选身边人和身边事的时候,很残酷的真相就是,其他人也在看着你的标签暗自估价,而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像太阳一样每天都冉冉升起。 回到开始的话题。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会为了孩子赴汤蹈火,但却很少时候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到底是爱这个被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生命,还是爱他的乖巧可爱,懂事听话;我们到底是喜欢生命按照它自己的命运恣意生长,还是想把它修剪成看上去特别高级的模样。当我们精心计算着付出和收获的成本,却发现遇到的人比我们更善于工于心计;当我们为爱叠加了那么多的条件,却忘记了这份爱到底还有多少让人值得尊敬的东西。 与君共勉之。 欢迎点赞转发,一起抱团成长。 #捕捉低成本快乐 #一起读书#每日精进#生活中的小确幸#关于读书#睡前读书#读书分享#SoulReal情感#SoulReal文学



评论:
茗♒: [绿茶]焦心啦
天之骄子: 世界很粗糙,我们都在历史的车轮上滚滚前进,生生不息!思索着,挣扎着,释怀者[呲牙笑]
Souler: 爱的本质,是成人的自修。你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