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科学前沿总是需要一些前瞻力和敏锐的洞见。在
光学操纵条件远没有达到量子计算要求之际,哈佛团队仿
佛预见到未来激光器的发展,随之开启了他们的征程。而
与此同时,国内外从事冷原子物理研究的多数其他团队,
对于中性原子系统在量子计算领域中的认知更像是一个渐
变的过程。“2016 年左右,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联
合研究中心邀请我去做一个报告,当时他们为我排了一整
天紧密的日程,唯一请我去参观的就是当时还正在搭建
中的中性原子阵列实验室,”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从事冷
原子物理理论研究的物理学家翟荟回忆道,“当时我也不
是很理解,为什么在那么多更先进的实验室中,专门安
排我参观这个?但当我们对这个平台逐渐了解地更多,从
2020 年左右开始,我们也开始对这个体系有了预期。”
----
为了实现复杂的编码过程,研究团队基于光镊阵列捕
获的 280 个铷原子,设置了包含三个区域的逻辑处理器架构:用于“停放”不参与计算的量子比特的存储区;用于实现并行纠缠、逻辑门操作的纠缠区;以及读取区——这是为了避免干扰仍在运行的量子比特。在这个架构中,他们测试了用表面码(surface code,由基塔耶夫提出,在二维晶格上定义的一系列量子纠错码)和色码(colour code)编码 3、6、12、24 以及 48 个逻辑比特的系统,也探索了不同的算法演示;还在 48 个逻辑比特上演示了多达数百个逻辑比特间的逻辑门操作,以及非 Clifford 量子门操作。
----
而从 QuEra(由哈佛团队的三位实验室负责人共同创
建)公司在今年年初发布的量子计算路线图来看,他们也
正信心满满地规划着,预计将在 2026 年将原子阵列量子
计算机的物理比特数量扩增至 10000 个以上,同时将稳定
且低错误率的逻辑比特数量扩增至 100 个。
国队编
这是一项令人忍不住翘首以盼的目标:当我们能在某
个可自由编程的架构上,拥有上百个低错误率的逻辑比特,就已经可以称之为婴儿版本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了。在这个通用程度较低的机器上,我们能得到一些无需经典计算预测的可靠结果,完成一些复杂度较低的计算操作。尽管这距离终极目标依然很遥远,却终于是从NISQ时代初步迈入了容错通用量子计算的时代。
----
量子计算机的进展:中性原子阵列好像能成事儿!
评论:
作者: 中性原子阵列的进步依赖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最近几年激光技术发展其实非常迅速,激光器也逐渐在替换。奇妙的是,科学前沿的开拓总是需要众多学科的协同合作,一些制造业、精密加工行业的进步推动了中性原子系统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一体系实验技术的产物也能帮助其他产业,比如光刻机、精密测量等领域的进步。
----
关键词:激光器、精密加工、光刻机、精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