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飘摇发布时间: 2024-06-03 14:57:39 浏览:8 次 发布地: 北京市 天气: 晴

        周日去看了央美毕业展,其实一直是奔着《理论化的痛苦》去的,结果已经撤展了,有点遗憾。 不过本次也找到自己喜欢的展品,是一幅油画,我总是对明亮的饱和度高的画作带有极高的兴致,那种视觉冲击感总能第一时间直达心底。整幅画面,色彩艳丽,笔触细腻,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不同,给人的感觉热烈欢快却又那么温柔平和,室内其乐融融,窗外却是浩瀚宇宙,而床的背面是一个人走向时钟,现实和虚幻的完美融合在一起。对艺术技巧性了解不多,但是这些本就源于生活,总有一些能让你找到共鸣。渺小的我们对于这个时空来讲,如白驹过隙,甚至留不下一丝痕迹,最终我们都会走向时间的尽头,不过在那之前,我们还是应该开心的度过每一天。总之,看到它,我的眼睛就不曾离开,感觉自己也想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里。 之前听广播说本次央美毕业展,有一个学生,拿了一个成品的小便池作为展品。这一次没有看到,应该也是在上一波的展览里。广播里面还对这个展品进行了评价,说以前是创造艺术,现在是选择艺术。一种东西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属性,在厕所,那它就是实用的小便器的,而在展厅,作者赋予了它意义,那么它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单论工业美学,我觉得无可厚非,你摆上几款产品都好,实用的同时还得兼具美观,也算是实用美学展品。 不过今天我知道了一个小故事。在20世纪初兴起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野蛮和荒谬的一种抗议运动,用虚无主义的态度表达对荒谬的感受,这就是达达主义,严格来说它不仅是一个短暂的艺术流派,更是一种反抗精神,打破传统,建立了全新的艺术概念。法国艺术家马赛尔·杜尚(1887-1968)就是其最知名的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1917年一家艺术机构在纽约组织了一场画展,杜尚也是这个机构的组织成员之一。一天他突发奇想,也想去参展,于是他去商店买来了一个陶瓷小便器取名《泉》,并在上面签署了一个假的名字“R.Mutt及日期”去参展。当时的组委会认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根本不是艺术,所以就拒绝了他(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杜尚的作品)。看到自己的杰作被组委会拒绝,杜尚立刻退出了该组织,他认为这个组织根本就不是他们宣传的那样开放。“艺术家的选择就可以让一件平凡的物品上升为高贵的艺术品”,杜尚如是说。后来他用更多的日常用品参展,没有人再阻拦,因为他是杜尚……不知道本次用小便器来参展的学生、指导老师和广播中的嘉宾是不是因为要致敬前辈才这么做这么说的。 这次我还看到了网上争议很大的《超级蜂巢》,就是花了2W用一堆纸箱堆叠起来的那个作品,展示着纸箱的前世今生。看到它的第一感觉:很高,其他没了,但是也不觉得像网上说的只是一堆垃圾,还浪费钱之类的。不过我认同之前一个人的观点,对这个作品,我没有共鸣,也没有交互。作为一个完整的展品,当观看的人和他进行了交互之后,才能赋予它意义吧。没有批判,让我想,我没有这种创造力。我知道很多从事艺术的人都很社恐,他们的画笔,歌声,刻刀就是他们的语言,这种语言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这种情况很像自闭症患者,一部分自闭症患者就是通过画笔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我也不能够理解沟通这种语言,只能按照自己的经历去感受他们的作品。可能有时候和这个作品的创作初衷完全不一致。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就像我看一本书,作者的初衷和想表达的含义对我并不重要,我从里面汲取了适合自己的,能够帮助自己的养分就足够了。就像这个学生一样,虽然迫于无奈向大众道了歉,我还是真诚的希望她继续去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作品,继续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被大众所束缚。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生活 #随感 #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生活







评论:
Muter: 艺术没有绝对评判标准,当下大多都是标新立异,着急表明立场。我认为艺术创作一个是天赋,一个是对生活,生命感悟的积累。
一碗粗面: 央美曾经是我的梦,可惜考不上[笑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