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汤药叫毒药?
答:毒药这个说法是有语境的。看过内经的人都知道,只有重病才用汤药,轻病养生针刺就行了,还有治神按跷等疗法。后世把这些都几乎弄没了,不管啥毛病都吃药。诊疗体系,本来是一个立体的体系,最后变成了一个呆板单一的体系。人家一个轻病的人,你给人吃几百斤药。本来好好的人,给吃毁了,这的确是毒药派。
张仲景那时候治病,经方派,对症也就是几副药,两天痊愈。后来的医生,让病人拿药当饭吃,都是一个疗程加一个疗程。这个诊疗体系是有问题的。
一个方子几十味药,一次开几斤,整年的吃,这哪是治病啊。也不是他们不想三副药治好,而是水平实在跟不上。有收诊费本事的人,谁稀罕卖药?卖药也是退而求其次的营生。
中药见效慢,是后来的大夫不行,坏了中国医术的口碑。以前的医生看病,就是一天见轻两天好。如果针刺,刺完就轻,很快就好。
治病这个事就跟狙击一样,你技术高,一枪结束。你技术不行,换机关枪也打不中,还把人给打成筛子。大家见过那种射击游戏吧?一个人头上顶个苹果,枪手对着苹果开枪,枪响了,苹果被击碎,这个是经方派的风格。但是经方派,对技术要求高,万一打偏了,苹果打不中,还把人打死了。所以时方派的人就说经方这东西太吓人,是玩命派。那时方派的风格是什么呢?他们不敢搞这种很危险的射击游戏,他们是贴身扒拉,用药,也和经方,本草经不一样,辩证也不一样。贴身扒拉,扒拉不死人,好得也慢,甚至好不了。
时方派,六经辩证不用了,先是用脏腑辩证,后来完善成了八纲辨证,把你身体检查一遍,然后用很多味药,甚至几十味,如同小镊子小挠子伸进去扒拉。药性都被归经,被简化为工具化的小镊子,一味药负责捏一个东西,一堆小镊子一起配合往外扒拉。这个治法,扒拉不死人,但是效果一般,甚至没效果。为啥经方派后来市场萎缩了呢?还是因为人不行。你枪法不准,那就是轮盘赌,要么把苹果打掉,要么把人打死。后来搞得人都怕怕的。《伤寒论》里面很多地方说会把人弄死,都有提醒的,医师成材率也低。后来没辙了,政府卖官药,宋朝开始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