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俗对各国文化的影响
1.加味调饮
其特征是在茶汤中添加调味品、营养品。其调味品分咸味和甜味。
(1)咸味调饮式。以蒙古奶茶为代表。人们砍一块砖茶,入锅熬煮,取汤去渣,兑入或牛或羊或马的奶和食盐,调成咸味奶茶,或解渴,或佐餐,天天如此。冬季有时加入黄油、肉汤、炒米等,增加热量,以奏御寒之功。有时,茶中还加配中草药,以治感冒。茶渣喂食牛羊或骆驼。
蒙古、俄罗斯的中亚细亚等地区的民族,与我国蒙古族、藏族,历史上同属游牧、肉食为主的民族,缺少蔬菜,维生素不足,须以饮茶弥补。“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茶”,为其经验之谈。
(2)甜味调饮式。分绿茶和红茶。特征是在茶汤中加糖,或蜂蜜、果酱等甜味剂。
(3)加糖和香料调饮式。以西北非的“薄荷糖茶”为代表,是摩洛哥、毛里塔里亚、阿尔及利亚、马里、塞内加尔、赞比亚、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贝宁、塞拉利昂等国家民族的饮茶方式。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不饮酒而饮茶,尤其撒哈拉大沙漠周围各国,气候干燥、炎热,人们每日必饮“三道茶”为生活主要内容。中国高档绿茶(珍眉、珠茶)是他们最喜爱的茶饮,认定的名牌是中国的“天坛牌”和“万年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