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眼睛的起源,来打脸来了……[捂脸哭]
《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90%,记得万维钢提到“不可约化”的概念,即眼睛的构造精巧,必须一次成型,对于进化来说不存在中间过渡阶段的眼睛(对生物没有意义),所以眼睛是设计出来的,不是进化出来的。
刚好这本新书过来打脸了,先上结论:
动物的眼睛是由团藻进化而来,来自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而叶绿体则来自可以光合作用的细菌,即蓝细菌,通过细胞嵌合或吞噬产生。
回顾一下眼睛的起源场景:
有个远古的感光细胞,从脊椎与无脊椎动物的公祖上进化而来
这个感光细胞分化,一个看世界,一个负责生物钟
进化起点是裸露的视网膜,即感光细胞的薄片
随着进化分支不同,动物会选择不同的感光细胞
一部分物种把视网膜内缩到凹洞中
随着凹陷越深,动物会陷入分辨率与感光度的两难选择
找到体内的矿物或酶生产进化出晶状体
产生了从人类照相机式的眼睛到昆虫复眼等一系列眼睛
进化的时间可能只需要40万年……


评论:
平湖烟雨: 然后嘞?
作者: 然后万维钢被打脸了[捂脸哭] 不可约化理论不成立
小新: 把这本书丢给万Sir,他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的[呲牙笑]哈哈万Sir也不是第一次被打脸[呲牙笑]但不妨碍他是我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