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瑚琏之器发布时间: 2025-04-23 16:04:58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太原市 天气: 晴

        第十章 浅谈性格 10.2 性格的碰撞延伸出爱 当发现了性格的本质,就发现,人与人相处中的“性格不合(或三观不合)”,其根本都是对“某个事物的欲望不同”,也可以理解成“需求程度不同”。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做事的尺度不同,习惯不同,这就导致做同一件事情时候的千差万别。人与人相处时也是一样的。同样的吃饭,同样的电影院,甚至同样的电影,感觉也大不相同。 但又有一种情况。相似的人,相似的性格,相似的场景,所出现的感觉(情绪)是相似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本身能很好忽视或忍受或处理那种由于不同人的差异导致的情绪与感觉的不同,那所有“人”是可以代替的。如此,情绪的提供点在于“性格相互满足后的感觉”,并非是某个单独的个体。 这两种情况走到极端,就是“专一”和“花心”的区别。如果有很多人有相似的性格,满足了相似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爱上不止一个人的原因。如果只有一个人能满足另一个人内心最深的渴望,又没有人可以代替,那这就是“只爱一个人”。 所以,对于结婚而言,“合适”比所谓的“相爱”更重要,也更长久!人与人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相知、相爱,其实都是“不断让彼此产生需求和欲望的过程”。 这种彼此的需求和欲望,一般称之为“关系、连接”“羁绊”“依赖”等等,这个过程的总称就是“相处”,关系、连接、羁绊、依赖的程度达到某个界限,就是“爱情”。 如果我们反向操作一下,让一个人对你产生“需求和欲望”,那他就会对你产生“羁绊”。这就是我们对他人的“追求”。 如果我们再坏一点,你让他产生的需求和欲望是基于他的“性格(完成、管理欲望的能力)”产生的,那这种羁绊就刻入灵魂,深入骨髓。 而“不断让彼此产生需求和欲望”,这最终会成为一种“控制”。 所以,你看,“爱”就是“控制”。 #写一本书 #文学作品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