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感悟〕世界里没有
网遇种种,虽然明晰,却总觉膈应难以协调,如:一览无遗的真诚被误会、不求回报的关怀被践踏、发自肺腑的分享被嫌弃、诚心诚意的支持被摸黑,由衷的赞赏被曲解等等。深夜沉思才初见端倪,感慨自己的愚钝。
如同某心理学家说过的那句话:如果一个人从小没被爱过,那么成长过程中就很难学会如何去爱他人,同时也很难理解他人发于爱的言行。
那这时候此人会如何呢?会用他成长路上为了求生存而建立的防御来筛选和解读。
概念难以理解,那换位举例可能通俗易懂些:如果一个外星人来到你身边,觉得和你投缘,于是掏出一碗绿色的球状物请你吃,告诉你吃了会延年益寿身强力壮,你敢吃吗?第一反应大抵是外星人要毒死我?他究竟什么居心?等等。无他,因为无法识别。
递给一个无法识别爱的人一份真挚的关爱、坦诚等等,那在TA眼里这份关爱之类的就是例子中的那碗“绿色球状物”,会激发的唯有本能的防御。再通俗点,如同我在网络向异性表达一份关爱,对方会自动设想成“你是不是想泡我”;向同性表达一份真诚,对方会自动解读为“你是不是要和我一较高低”;和简单的人分享深刻的思考,对方会自动生气,并要求我“说人话”[不敢看]。
于是陷入无法开口的囹圄中。
网络把原本完全不同层面天各一方的人迅速粘合到一起,身在其中如何去协调,走到和光同尘,我还没找到答案,留待慢慢去探索、学习。
同时,也需要留意,在上到八仙过海、下到单细胞草履虫的指点评判中是否依然自持而不顽固、自真而不偏倚、自洽而不迷离、敞开而不受害。不仅需要留意,还需要修练吧。
他人的世界里没有的,无需苦苦强求他人,生命总有自己的造化。更需要从他人的世界里照见自己世界里所没有的,然后用以开拓自己世界的边境之地,而不是不断的拿别人来过自己已经成型固化的“念”的筛子。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拓展心境、丰富灵魂。
——栩林留以自勉
评论:
Daisyhd: 感悟很深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确是一个人的经历和认知决定了格局和眼界
蝴蝶的龟女士: 那该怎办呢,倘若真诚真心换不来,只能选择隔离和面具么,于己是惩罚,或许也叫变态的成长,绿色的球状物,刚开始确实难以服用,结局就两个,一个发现新大陆,一个神农试百草中毒殒命,那悠悠看着恶心无感的东西,明明心里知道那是好的,可是总也下不去口。这障碍很难克服,除非外界强制干预,
作者: 要是这样,那就陷入了文中所没有说到的困境。显然隔离、永不触碰或者神农尝百草的寻寻觅觅不是出路,前者是逃避和绝望,后者是盲目和无脑的犯险,不是每个人都有神农那么好的运气,很多不神的农在路上就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