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运弓如虹发布时间: 2025-02-23 16:07:42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这是比较专业的真正的修行。 光每天打坐或站桩一两个小时,还是很远的,离道尚远。 就像上山一样,一个人上山的时候,如果累了,那就止步几分钟,十几分钟,歇息一下,然后继续征途。 但是,在现代社会里面,在信息途径电子化之后,人们却往往希翼,上山途中,累了的时候,有直升飞机来接上自己,去山下花天酒地一番,然后,直升飞机再把自己送回到中途点,再继续开始。 想法虽好,但对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力来说,了不可得。 因为普通人没有那么大的意志力,可以让大脑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从而无法一门深入,连山门门槛都迈不进去。 1500年前的童蒙止观,反对的是工巧技术学问等缘务,其实真正有事业心的人也少,大多有的是娱乐心。 即使不是花天酒地,也是风花雪月,那样才爽。 多出多进,进出频繁,使得每次都不会进的太深,甚至是原地踏步,因为这个世界上,真的还不会有直升机这种机制。 除非修行已成,大修行者转换自如,那是另外一回事。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后者深远,前者微妙,同谓之玄。 所以,倒也不必像佛家所讲那样,不事工巧技术学问,而是取其上山精进之思想,不要飞来飞去,多出多进。 专注于一门。 如此,静坐或站桩,那一小时才不止是一小时,才会日日进益,因为心不再飞来飞去。 事业其实也可以如是观,一在内一在外,内外和谐共进。 #静坐#打坐 #站桩 #精进 那么,为什么一心向道之人,却往往不能放下诸缘呢? 主要可能还是内心有伤,外在的信息源,虽然是干扰,但也能够起到平衡的作用,转移注意力,不让注意力过于聚焦在自己上面,让创伤,在时间中慢慢消散。 就是太慢。 有些心理创伤,是只有能量,没有记忆了,因为小时候0到6岁,那一阶段是没有记忆的,记不起来事了,如果是那个时期受的心理创伤,就会更加隐蔽,不容易找到线头。 对于有精神隐患的人来说,打坐这种方式,容易出事,所以也就需要非常谨慎,用用散步跑步这类活动,或者武术行拳盘架,就相对安全很多。 从安静心流,进入初禅的角度来说,效率反而更高。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