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aranoidAndroid发布时间: 2024-08-08 00:58:16 浏览:30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千高原60: 主题:三种生成 1: 生物层——不可感知(imperceptible) 从生物层中所形成的事物是生物体。传统哲学一般认为,生物体以及它们的各部分具有各自的功能,这些功能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会达到某种目的(telos)。也就是说,传统哲学会从目的的角度定义一个生物体。这是一个离散的,僵化的分类法,根据这种分类法,生物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之间的边界是清晰且不可跨越的,因为它们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德勒兹已经在“道德地质学”和这一章的“博物学”中对这种离散的分类法做过了批判。在这里德勒兹扩展了对这种分类法的批判,他指出,生成-不可感知可以让我们逃离这种僵硬的分类法所形成的层。德勒兹在这里举了一个关于变色动物的例子来说明何为“不可感知”:某种鱼的生存策略是当面对危险时,它会根据周围的环境实时调整自身的颜色,以便于将自己隐藏进环境中,让敌人辨别不出自己。德勒兹认为,这种变色的鱼本身就是一种无器官的身体,这是因为这条鱼的身体可以在任何时间根据环境的不同改变颜色,总是能够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这种鱼的定义来自于岩石,沙粒,珊瑚,而不是因为它具有鱼鳍和腮。通过变得和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变色鱼变得不可感知,它变得像是所有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它和环境,和其他生物体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和不可分辨。德勒兹对于不可感知的理解很容易让我们回忆起海德格尔的“世界”的概念。和海德格尔一样,德勒兹也试图在不诉诸于本体论的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将自身和世界建立起某种联系。而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是,德勒兹认为,所有的生成共同组成了一个世界,这个组成来源于它们对生物层的逃离。在这个由生成组成的世界中,内部和外部,自身和环境,自我和他者,所有的二元对立都不存在了。 2: 能指层——难以分辨(indiscernible) 如我们在“论几种符号的机制”这一章看到的,能指层以同心圆的结构存在,其他各部分都指向着圆心,都以圆心为标准来组织各部分,这种同心圆的结构形成了一种独断的,专制的系统。对能指层的超越是生成-难以分辨,这指的是某个符号沿着逃逸线脱离了同心圆的结构,这使得该符号不再指向圆心。并且,在逃逸的过程中,该符号可以和任何其他符号,其他系统进行再次连接,在这个过程中,该符号的意义会变得模糊,因为它不再只被圆心所定义了。以斯莱皮恩为例,在生成-狗之前,“狗”这个符号存在在一个人类/狗或者主人/宠物所形成的二元对立中。如果斯莱皮恩仅仅通过模仿狗来变成狗,那么他所做的无非就是加深人类/狗的这种二元对立。而生成-狗则是将人类/狗的符号解域,这也就是斯莱皮恩用嘴给自己手上的鞋系鞋带的结果,“嘴”作为定义人类的一个符号此刻从能指层中逃逸了出去,并与“抓取”这个之前和“狗”这个符号联系在一起的符号产生连接。当“嘴”和“抓取”相互连接时,“嘴”这个符号就变得难以分辨了。 3: 主体层——非人格(impersonal) 主体层就是我们之前在“论几种符号的机制”一章中提到的“后能指系统”。后能指系统指的是一个允许主体能够背叛独断的能指系统的层。但这种能指系统的逃脱本身不断的面临着被能指系统重新结域的风险。此时,由于能指系统自身会产生一种规范,以及围绕着这个规范产生的偏差,如果主体重新被能指系统捕获,那么该主体会被重新归类在这种规范之中。逃离主体层的方式是生成-非人格。用斯莱皮恩的例子来解释,非人格并不是将自身变成人类/狗这种二元对立中的另外一个,因为这样只会增强能指系统的力量。他首先要做的是将自身从“人类”这个范畴中解域出来——在斯莱皮恩的例子中,斯莱皮恩感受到的饥饿是一种非人类的饥饿,也就是说,在斯莱皮恩变成狗之前,他首先将自己的主体解域,变成非人类。 #SSR计划 #SSR知识星人 #SoulReal知识 #知识 #哲学#哲学.千高原



评论:
Souler: 关注了
砖儿: 关注了
゛左耳ᜊ⁹: 关注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