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御林百夫长发布时间: 2023-03-12 11:23:14 浏览:0 次 发布地: 天津市 天气: 晴

        如果宋哲宗没有过早离世,想必宋朝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走向崩溃,更不会有靖康年间的凄惨一幕了。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留下了岌岌可危的新政和年仅十岁的太子赵煦,也就是后来的哲宗皇帝。十岁的小皇帝自然不可能亲政,朝政自然由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主持。这位高氏,自始至终坚决反对新政,现在终于媳妇儿熬成了老奶奶,成了大宋王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她的主持下,曾经轰轰烈烈的新政戛然而止,旧制得以全面恢复。     自仁宗时代到哲宗即位的半个多世纪里,宋王朝从未停止过变法图强的尝试,却也从未就实施新政达成一致,显而易见的是,历代的皇后、太后乃至太皇太后,都是变法的反对者。这种一以贯之的反对并不是出自这些宫廷女性的个人意见,而是她们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势力。传统的史籍中对于后宫女性在王朝政治中发挥的作用避而不谈,而实际上她们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从真宗的皇后刘娥开始,王朝政治中就一直有女性的身影。在变法这一问题上,宋朝的皇帝们没有拿出太祖太宗那种杀伐决断的雷霆之势,就连自己的后宫都存在持续不断的反对声音,在这种情况之下,新政出现反复乃至最后被废除也就不足为奇了。      太皇太后临朝听政长达八年之久,直到她去世,哲宗才得以亲政。这位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同他的父祖一样,渴望通过变法实现国家的富强,在亲政以后,他迅速废除了旧制,重新起用前朝的革新派大臣,恢复了神宗变法时期的各项政治制度。对于旧党的大臣,哲宗皇帝也逐一进行了打击,甚至对于长期压制自己的太皇太后,也进行了清算。这种破旧立新的行为,多少带有个人情绪在里面,但是皇帝似乎想通过此举告诉世人,他是个有着鲜明态度的青年皇帝,不容许任何人反对自己所推崇的新政。      在哲宗亲政的几年间,一大批革新派官员获得重用,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免役、青苗等法得以恢复,朝政摆脱了元祐年间的裹足不前的状态,重新焕发生机。在皇帝的主持下,宋朝在军事上对西夏发起了新一轮攻势,不仅打退了西夏的进犯而且还在平夏成之战中大败西夏,迫使西夏求和。      在变法问题上,哲宗与他的父亲神宗皇帝相比,表现出更多的刚硬坚决,无论是作为皇帝的乾纲独断还是作为男性的血气方刚都体现得更加明显。他无需周密部署安排,只需要沿着前代人的足迹继续前行,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遗憾的是上天给予哲宗的时间太短了,他甚至没有父亲神宗皇帝的寿命长,公元1100年,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皇帝驾崩。纵使贵为天子,也逃不过生死无常。#宋朝 #历史 #知识分享官 #知识分享 #读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