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随想,
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如同文本上表现得那个样子,也不可能是全部都正确的行为。每个人都是场景化的情绪输出者。我们执着于内心,获取看到与认可,获得快乐与悲伤。
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人会没有情绪,只是,这个触发点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词眼。
有一点是相通的,你如果能感受到接纳,就会自在许多。
常常去寺庙里听法会,于众志一心中,得到许多平静。
是啊,万般皆自在,不是因为过往,而是现在与此后,自己能做的,能经历的,都是新生的自己,都是重新开始。
宗教给自己的领悟,是永远不要低迷放弃,永远都有可能性。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也没什么关系,做错了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原谅。好的事情,是福报,尽可享受快乐。
发心,向善,获得平和安宁。
如同欲望是自己的一部分,田园隐居无欲无求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懒怠躺平是自己的一面,乐观积极也是自己的一面。
人生之多彩,一如众生之平等。


评论:
都市有隙山水之间: [爱心点赞]应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