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源溯发布时间: 2023-08-08 18:57:53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2023年8月7日 不防早恋防渣恋 为人父母,对成长期间的子女的恋爱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个需要提高对人的审美品位,培养出必要的正确的“厌弃感”,早恋防不住,也没必要防,但是渣恋是要让他们远离的。这也是父母要在孩子青春期之前争分夺秒的完成的任务,远比成绩、考试、考级要重要得多。 正确的“厌弃感”就是对不可持续的价值观的敏感。比如感情用事、睚眦必报、不尊重他人隐私和自由、擅自评价别人,热衷于看热闹谈八卦、逃避责任。父母应该抓住子女一切喜怒哀乐的事件,并以此作为讲解的机会,趁着案例的新鲜和感受的深刻清洗,分析清楚从定义到机制引导,孩子们应该想清楚什么事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而绝不应直接讲这是对的,不这样是不对的。讲清楚什么算是这样的,什么看起来是但实际并不是的等等。 这种实际的案例讨论,就像商学院的课后小组那样,时时开,天天开,把培养这样概念的能力作为最核心的任务来做。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和杜绝孩子们未来陷入低质量的关系。对此培养得当的孩子,对于大量的被同龄人认为的炫酷吊炸天,崇拜与惊叹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免疫力。他们不会觉得抽烟很酷,也不会觉得认识些小混混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从而孩子对各种各样背后隐藏着低劣的行为,不但不会如对方所期望的那样心生爱慕反而是厌恶和回避。这种渣人越嘚瑟,孩子们会越厌恶,根本不可能被感动或倾慕。 要得到他们的倾慕,就需要品性良好,还要有他们佩服的智慧。如果孩子们对世间百态的分析的观察之细致、推论之严谨、系统之完整、信念之纯洁已经屡屡令你不由得暗暗称奇,感到敬佩,那么孩子们早恋的选择你又有什么立场去反对呢?孩子们自己已经知道善恶与是非,你不必担心他们会喜欢上错误的人。别的不说,基本上他们的同龄人不容易有人能入他们的法眼。 现在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很多价值观是过不了他们的心理关的。会讨大部分同龄异性喜欢的行为如“篮球打得帅”、“唱得好“、”五官精致”、“身材好”、“成绩优秀”之类,在你子女眼里根本不值钱。想看得懂他们的被打动的点在哪里,本身就有很高的人格健全的门槛。想要按得到被打动的点这些按钮,必须有真实的善良和勇敢。到了这样,你就不需要担心了。不只是不需要担心他们早恋,是不需要担心他们的整个人生。并且,这些伦理问题的讨论训练,本身就是很好的学术能力的磨练。能在伦理价值观问题上有可观的造诣,在认识能力、系统化能力上远远超过一般高中、大学的学术要求。不只是语文、英语这些对表达精确性敏感的科目必定会出类拔萃,事实上数学、物理、化学这些高度依赖基本概念的深刻掌握的学科也必定举重若轻。这其实是一石二鸟的。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