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九点多时,一个在外地一直跑业务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他说和几个银行还有对口业务的人喝了些酒,事罢保留几分没有喝醉,想约上我补上这不下不上的状态,夜色浓墨,空气都骤然降温以及习惯性的趴窝懒惰,所以我便于心不忍的拒绝了他,我和他在微信说了说话,看得出他最近压力很大。问起我来,我一句也不好便草草结束了对话 我几乎是很少在与朋友或在一些非工作场所提及工作的事情,自己从规模化企业离开到创业以后,背离了原来站在台前的环境,更多在幕后活动便不再想说什么假大空的话,而且行业壁垒沟通起来确实难以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提供有价值的看法,所以久了就不在表达对别人的看法,也不在说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 大概还有自己也遇到一些问题正苦恼的原因,自己理的不够好,怎么去劝别人呢? 一是社会消费降级带来产品线的调整,同行纷纷转向低成本低售价来保生产,好一点的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我在保持原有用料不变市场上的情况下,做了一次次的价格调整与营销策略变化,这种改变最直观的结果就是销售额确实暂时稳住了一些,但利润少了很多。成本核算上虽然没细算,但大体我是清楚的,我看着码在仓库里的材料发呆,思考着接下来要怎么办。坚持还是也改变呢? 二是危机感,我时常想假如说有一天干不下去了怎么办,在这些年里我遇到很多顺心的生意来往,但也遇到糟糕或当时看难搞的低谷,工人们显然不应该为这种焦虑买单,但面对订单断捻的时候,他们多少也都有感知,我都会给他们承诺并做到时时有活干,口头上的强心针远不如到手的钱来的踏实。真有觉得另有规划的人我也好生相送,这样也省得纠结,不能让每个人都认为这是一份值得此生拼搏的事业。但是假如有一天我坚持不住了呢? 我是很不喜欢父母家人对外说我在做什么什么公司,干什么什么买卖这种话的,这让我有时觉得骑虎难下,他们一边吹嘘着一边又为我担心着,这让我其实压力很大。 三是产品线,现在是高端的干不了,低端的不赚钱,也就是自己能干的有多少,不能干的市场有多大。创新对于我这个年纪是一种兴奋的事情,但对于一些浸泡在一条生产线下来的很多人来说又是极其痛苦的。一个螺丝的调整,一块木板的改变都让很多人痛苦无比。 如何不那么痛苦,只能用自己的决定权,这其中第一步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家人亲朋去搅和在里面,第二步才是自己的坚持决定。 四是对于与生意相关的这些上下游以及供应销售的问题。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理想化的模式,但大家如何也这么想是一件困难的事。供货方总是在我不爱讲价的空隙里给我夹杂一些劣质原料,我曾经毫不客气的给他们说是驴屎蛋子表面光。今年退了几批料后,他们又暗中涨价搞的我很不爽,断了几家的业务往来,而我也要重新找寻靠谱的供货商,这让我又深受其累。然后销售与三方的问题,在整体市场萎靡的背景下,保持出货量与平衡他们的利润是要思考很多的问题。大前提是出货,所以我一直说可以弹性大一些的策略。守住底线后他们自己去衡量价值,这里面的价值当然包括最直白的就是“我能赚多少” 其他还有诸如吸收投资问题、人员问题、推广方式问题、售后问题、维护问题等等。 啊~妈的,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
评论:
已读不回: 文笔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