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出现秋燥的表现,比如声音沙哑、鼻敏感、皮肤干燥、失眠、头发干燥、便秘、大便干结等。
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上火了,觉得多喝水,小便多了可以降火,或者吃点清热的。
但是秋燥不是上火,所以这样做,没用。秋燥和我们说的上火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中医认为,秋天主燥,燥邪当令。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
我们知道肺喜润,又是娇脏,肺阴一旦受损,各种症状接踵而来。
因为肺里头是干燥的,干燥就容易起火,肺在邪火的灼烤下越发燥得慌,同时肺中津液还会被炼化成痰。
所以还会有人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的情况。
养阴清肺丸来源于养阴清肺汤,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中带血等症。
本方由八味药组成,地黄养阴清热,为君药;
玄参、麦冬既滋肺肾之阴,又凉血解毒,白芍敛阴泄热,共为臣药;
牡丹皮凉血清热,川贝母润肺化痰,薄荷祛风利咽,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
需要注意的是,滋阴药大多寒凉,脾胃不好的人最好用姜枣茶送服。
病需三分治,七分养,这个养便是要遵循医生交代的饮食作息上的调养,所以看病只服药,不看医嘱,实在不可取。
建议大家不要一有病痛便马上吃药,要反思引起疾病的原因,从源头上去治理。
如果是感染了燥邪导致咳嗽,吃养阴清肺丸会不错,还要注意生活饮食上的习惯,多吃润燥的食物。
但如果是气虚造成的咳嗽,那就不适用于服用养阴清肺丸来治疗。
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食用百合、银耳、枸杞子、雪梨、蜂蜜等滋阴润燥清肺之品来缓解秋燥。
对于素体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在烹饪上述食品的时候,加入莲子、茯苓、陈皮、山药等以顾护中焦,避免凉润之品损伤脾胃之嫌。
评论:
AI苟蛋: 秋天的养生小能手,求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