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创业者】当2025年的3·15晚会再次用聚光灯刺穿商业迷雾时,我看到的不仅是质检报告上的微生物菌落数,更是整个时代的精神菌落指数。那些被曝光的创业者,或许在某个深夜也曾捧着商业计划书畅想改变世界,却在资本催熟的温床里长成了自己最憎恶的模样。
这个时代的创业江湖像极了一台24小时运转的离心机——有人被甩出去时口袋里还揣着未拆封的初心,有人留在中心却异化成了数据怪兽。当直播间的GMV以神经元的传导速度飙升,当AI生成的道歉信比创始人的眼泪更真挚,我们是否正在经历一场集体无意识的商业催眠?
那些凌晨三点还在修改BP的年轻人,他们的咖啡杯里摇晃的不只是提神的咖啡因,更是整个社会对成功的畸形焦虑。我常想,当创业者把"颠覆"挂在嘴边时,是否也该在办公区挂面镜子,照照自己是否已被流量和估值的漩涡吞噬了面容?
3·15的探照灯年复一年扫过消费主义的废墟,而真正的创业者应该像沙漠里的骆驼刺——在资本寒冬里把根扎向更深的岩层,在狂热期克制开花的冲动。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踩着红线跳舞的投机者,而是能在霓虹灯与星光之间找到平衡点的行路人。
下一个被3·15点名的企业,此刻或许正在某个孵化器里路演。当商业文明的进度条加载到2025年,愿所有赶路人都记得:企业真正的护城河不该是公关团队的灭火器,而是刻在基因里的敬畏之心。春天总会来,但有些东西融雪之后,应该永远留在冻土层之下。

评论:
耐耐: 写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