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生涯
第二章 在曼谷工作的那些日子(持续更新)
经历了八个月的高强度实习,终于突破最低门槛,能赴泰国曼谷任产品配方总监的职务。
实话说,这个职务内容对于刚毕业的研究生来讲,难度系数过高,原因如下:
语言差异:泰语为主、英语为辅的工作环境,于是从零开始学习泰文
思维差异:业界思维与学校思维的转换,业界追求直接效益及实用性,且不需要高度精确及准确
文化差异:异国文化适应,包含饮食、环境、穿着、交通以及礼仪
第1个月:因为语言不通体验了一把极致的孤独,因为对环境的认知及社交圈直接归零,对道路不熟悉,与外界的接触受到了局限,也产生了学习泰语的超强动力。
第3个月:因为始终高强度学习泰语,生活上基本沟通没问题,但是工作上的沟通还是需要比手画脚一番,有时候实在搞不定的事就给对方一个微笑,泰国人大都心地善良,挺热心助人。期间慢慢熟悉附近的一些摊贩以及超商,并且拥有国际驾驶证的我,骑着公司提供的摩托车走访附近大街小巷,生活圈很大程度的扩大。
第6个月:这时候的我已经一定程度的接地气,泰语程度可以勉强支持我工作,与同事们的沟通也建立一套模式,可以顺畅传达及执行老板的工作命令,并开使执行样品测试及配方调适工作。骑摩托车及打车到外面的府(省)旅游的能力,下班后也能跟泰国同事一起去参加当地佛教活动。
第12个月:孟加拉籍同事加入团队,我开始适应印度腔英语,由于可以打字交流,问题不大,我也成为了他跟泰国人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个时候已经形成多语言工作环境,使用语言有泰语、英语、中文夹杂闽南语且需要互相转换。研发工作的复杂度开始提升,我时常需要住在工厂调整生产条件。
在曼谷工作的这段期间,可以说是每周7天1天12小时的工作强度,在能力进步飞快的同时,身体开始出现一些警讯,如轻微的代谢综合症,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跑掉。于是在某个瞬间得知有其他不错的工作机会,就毅然决然的转职了。因为什么都比不上健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