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了他自己的职场苦恼,他说,他的上司自从听闻他爸是个汽修公司的老板之后,劝他离开自己所在的这个行业,回去继承家业。
领导的意思是说,你要么回去接班跟你爸干,要么借助你爸的行业资源,去从事相关行业也行,反正建议你辞职。
但是他很喜欢当下从事的工作,想长期干下去,而且前些年也确实比较赚钱,比他爸的行业更赚钱。
但领导一而再地劝他,他就感觉被针对了。
这个是非常有共性的,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在生活、工作中,感觉自己被针对过。
他和上司的对话就像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和站长的对话。
临解放前,站长其实早就在找退路了,即使他曾经是常凯申的好学生,但此刻,他除了金条什么都不信。
站长知道败局已定,他已经做好了去美国开公司的准备,想要让余则成和自己一起退出。
而余则成呢,当着站长的面,反复表忠心,表示自己坚守到最后一刻的决心。
当然了,余则成是我军的卧底,他是故意那样表态的,而且他也确实要留下,要回归组织,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但明显他不是,他完全听不懂上司的意思。
举个例子,你当初交了学费,学习后进入你目前所在行业的时候,正是该行业的高光时刻,相当于1945年,常凯申觉得,优势在我。
那个阶段,你的领导也是这么觉得,优势在我,学你们那个行业,能赚钱有前途。
这个时期,无论你,还是你的领导,都是看不起你爸那个汽修行业小老板的。
所以这时他坚定地说,加入吧,跟上吧,将来挣钱一定超过你爸。
但是,几年过去,社会发展,你们的行业也发生了巨变,类似于45年走到了49年。
曾经意气风发的站长早已没了理想,你的上司看到了这个行业遇到了巨大的冲击,行业岌岌可危,自己也朝不保夕了,得考虑退路了。
所以现在,你作为他的下属,知道你还有份家业可以继承,有个老爹可以投靠,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劝你走。
为什么?这叫丑话说在前面,反正他劝也劝过了,排挤也排挤过了,如果你趁势离开,日后好相见,也不枉然当初上下级一场。
他该做的都做了,如果你这都坚持下来了,日后你和他一起失业,到时候你还能怪责他么?
被针对很常见,比如,张三明明技术不如我,现在单位里有一个精简名额,领导偏偏干掉我,而不是张三。
李四明明没有我听话好使唤,领导偏偏留下他。
王朝明明没有我认真负责,马汉明明经常偷奸耍滑,但领导最后都是针对我,都是精简我,却留下了他们。
上面这些叫现象,我被针对了,对我不公平,我很委屈,这些都叫现象。
大家常常觉得,自己被针对了,但很少去想,究竟为什么会被针对?
张三他爹是大客户,领导要是把张三精简掉,他爸把钱取走,领导自己也得收拾走人。
李四是某局的儿子,领导要是把李四精简掉,他爸单位三天两头来公司视察,领导自己也得被精简掉。
王朝善于拍马屁,公司里都知道他是领导的心腹,领导如果把他精简掉,今后领导说话都没人听,谁也指挥不动。
马汉,写了一堆的BUG,领导把他精简掉,公司马上瘫痪,老板立刻勃然大怒,领导自己也别想混了。
这四条叫什么?叫原因。
你被针对是一种现象,你被针对的原因,另有所在。
张三,李四,王朝,马汉,个个都不如你,这是你衡量问题的标准,你以为游戏是比看谁更能打,结果没想到,实际上是在比看脑袋大。
你以为你是和张三,李四,王朝,马汉在竞争?事实是,你的对手是裁判,你和领导这个裁判在竞争。
张三,李四,王朝,马汉随便谁被裁了,领导都得挂,领导这个裁判如果不想自己挂,那就得保住他们四个,让你走人。
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和李涯是站长的两员大将。
李涯成天针对余则成,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和余则成斗,站长是裁判,其实他不明白,他是在和站长斗,他是在和裁判斗。
因为站长的退路实际上是余则成,李涯针对余则成就等于无视站长的退路。忽视人性,忽视利益,能有啥好果子吃。
你见过哪个球员,能踢赢裁判的?
江湖没那么复杂,说白了,你到底知不知道游戏在玩啥?
在现实中,你强调的那些东西,到底行不行得通?
我们多数人,接受普鲁士式的教育,已经习惯了学校教的那套东西,上面说好了考什么就考什么。
不可能数学课上给你出一套哲学卷子。
但在现实中谁会管你这个?
生活在玩什么?生活就在玩这些。
人这辈子,你拥有的资源多,那你就像张三李四王朝马汉那样,用你的优势去打别人的劣势。
反过来,如果你什么都没有,但,有一样你必须有。
你得有智慧,把人看透,把事吃透。人心无所遁形,利益无所遁形。

评论: